第691章 犹豫不定()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6      字数:3483
  第691章 犹豫不定

  三月十五日,周五,天蓝风清。

  蓝湾的海面波澜不惊,如同覆盖一片蓝色薄膜,被远洋号游艇如同一把锋利的金刚石刀轻松划开。

  卢灿躺在白色帆布沙滩椅上,双腿交叠,双脚架在船舷的围杆,颤悠悠地抖动着。

  他的右手边,是最新一期的《东南亚经济之声》杂志。封面上加大加粗字体写着本期杂志讨论的专题——“我们为什么要进军半导体”。

  组织这次专题的人,名叫高锟,华裔英籍科学家,现任港中大电子学系主任兼首席教授,此人在后世有着“光纤之父”的美誉。

  受邀参与这次专题论证的,还有一位知名华裔美籍科学家黄煦涛,贝克曼前瞻科技研究院主席,伊利诺伊大学客座教授,现任港大光学工程系客座教授。

  另外还有两名光导相关专业教授,以及四位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共同参与这次专题讨论。

  引发这次讨论的大背景是亚洲光导产业投资潮的兴起!

  亚洲光导产业,首推东洋。

  早在六十年代,东洋半导体产业承接北美订单开始兴盛。此后的十年发展,东洋半导体产业不仅技术水平追上北美,进入八十年代,已经呈现出碾压之势,占据全球出货量50%。

  可谓领袖群伦,倒逼北美。

  不过,东洋半导体产业也因为成本优势不再,开始显现出疲态。东洋众多半导体企业譬如东芝,纷纷出海,或选择建立海外工厂,或选择将低技术加工外包给海外企业。

  就在这一趋势中,韩国和台北以及新加坡,纷纷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投入。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韩国三星主导的半导体工业园、台北的新竹科技园,以及新加坡正在筹备建设中的电子产业园。

  香江该怎么应对?

  如果依照原本的历史演进,香江最终无视了这次半导体投资浪潮,高锟等人的呼吁如落叶飘零随流水,从而彻底与半导体产业,擦身而过。

  多年以后,高锟在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面对媒体采访时,依旧唏嘘感慨,他认为,香江曾经与正当红的半导体产业,触手可及!

  之所以这么感慨,是有其原因的。

  此时的全球半导体领头羊企业为东洋东芝,东芝受困于产品成本,正在积极考虑是海外建立分厂还是将订单外包。历史上也就是今年,东芝半导体事业部部长西川刚,先后走访韩国三星半导体工厂、新竹科技园的台积电,香江荃湾工业园等地。

  最终,西川刚选择了将订单外包给三星和台积电,并提供相当力度的技术扶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东芝的昏头行为,成功培育出两大东芝半导体掘墓者!

  西川刚走访香江荃湾工业园时,陪同者正是高锟高教授!

  对于西川刚做出的选择,高锟教授既感到可惜,又表示理解——实在是荃湾工业园上不了台面!

  虽然在七十年代,荃湾工业园号称香江最大的电子产业园,可实际上就两栋工业楼,楼内全是那种小型作坊,专门生产电子表、收音机、电视机、微型电机等相关配件。

  这些作坊的老板,对于所谓的“科研”,根本没有兴趣,也没有那个能力与资本进行科研工作。

  与之相应的是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