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新修本草()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7      字数:3356
  第720章 新修本草

  书店不大,也没什么顾客。

  看书的老者,抬头看了卢灿和阿忠一眼,礼节性的微笑后,又低下头。

  很显然,他将卢灿当成住在附近的东洋年轻人,没有在意。

  卢灿沿着长长的书架慢慢地度步,手指在竖起来的书脊上扫过。

  空气中弥散着若有若无的香草味,很熟悉,这是用来防止老旧书籍霉变虫蛀的一种植物,名叫灵香草。虎博每年都要消耗掉一大批来自滇南川北的灵香草香囊。

  香草防腐防虫,中国古老且有效的手段,卢灿没想到的是,竟然在这个犄角旮旯的书店中见到。

  全球范围内,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度是东洋,但很有意思的是,东洋没有崇慕拱卫中原,最终却成了世仇……

  摇摇头,将脑袋中突发的奇怪念头甩开,卢灿继续从上到下一排排、一座座书架地看过去。

  东洋书店自然以日文书籍为主,这些旧书中,肯定有一些很有收藏价值,可卢灿不耐烦一本本去查找,他只想更快地找到中国古籍。

  这只是一家二手书店,估计因为店小人手不足,收购来的书籍种类又多,以至于各种书籍胡乱插放,有工业类的书籍插入文学类的行列中,又有花边杂志插在农业养殖类当中。无形中也增加了卢灿挑选的难度,所以,他干脆只挑选中华古籍。

  其实,在东洋购置中华古籍,如果单从经济上考量,并不划算。

  虎博的中华古籍九成九都来自于国内。八十年代的国内,对一些不太重要的民本古籍,并不重视,虎博每年都能收到将近二十万册建国之前的善本古籍。今年春节前,卢灿去虎博给一帮老爷子们拜年,大略看了一下福伯编辑的虎博目录,截止到1984年12月15日,虎博一共收录建国前的书籍善本及文字资料合计一百零七万多份,一跃成为馆藏数目最高的品类。

  此时的国内古籍,数量大,价格便宜,种类繁杂,妥妥的量大管饱。

  不过,从东洋收录中华古籍,也有其特点,那就是文本的真实度更高。以史为例,明修元史,乱七八糟,清修明史,胡说八道,再加上后世的隐晦、避讳、毁禁以及刻意删减,到最后,堂皇的史书变得不能看了。反而是流落到海外的那些看似野史的史籍资料,可信度更高一些。

  其中,又以远隔重洋的东洋,留下来的中华文明史料,真实度更高。

  这也是有原因的,其一是东洋存留的史料,自然不用避讳和刻意删减,其二,中原学者想法多,喜欢“篡改”他认为不舒服的历史事件,而东洋人不会,他们对祖上传下来的中华文本,即便重刻,也基本上一字一句照猫画虎,连错别字都很少改动。

  正是基于这一点,这几年虎博也没少从东洋搜罗各种中华古籍,以为佐证。

  手指终于落在一片棕黄色的书脊上停下来,卢灿先抬头看看书架上的标签,写着“农医”,再伸手将这几本棕黄色线装本从书丛中抽取出来。

  一看书皮,卢灿顿时露出笑容。

  哦哦,真心不错,是元朝元文宗至顺初年即公元1330年,艺文监广成局刻印的《新修本草》!

  元文宗自幼成长于汉地,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是元朝各帝中颇有建树的一位。天历二年在大都创建奎章阁,命儒臣进经史之书,考历代帝王之得失,仿唐、宋会要体例,编修《经世大典》,整理并保存大量元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