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新修本草(2)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7      字数:3356
籍;提倡尊孔,加封孔子父母及后世名儒,并依儒家礼仪新祀南郊。

  正因为他的这些尊文尊礼的措施,让他成为少有的能赢取中原士林口碑的元朝皇帝。

  可惜的是,这哥们二十九岁就病逝,可谓英年早逝。

  艺文监就是元文宗成立的官府机构,掌翻译刻印各种典籍,设于天历二年即公元1329年。广成局是艺文监下属机构,专门负责刻印事项。

  也就是说,卢灿手中的这一小摞,是妥妥的元代官刻。

  顺便说说元代古籍的四大官刻,分别是秘书监的兴文署,艺文监的广成局,太史院的印历局,以及太医院的广惠局。

  这是一本医书,为什么不是太医院的广惠局刊印,而由艺文监的广成局刊发?

  其中缘由,卢灿还真知道。

  《新修本草》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俗称《唐本草》。

  唐高宗李治继位不久,就心心念念要完成父亲征服高句丽遗愿。顾命大臣长孙无忌与李积都是太宗征高句丽无功而返的亲历者,很清楚辽东的严寒会给军队带来的严重伤害。

  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药理学家、朝仪郎、右监门府长史苏敬上奏折,恳请重修前朝使用的《神农本草经》,以备军民两用。

  高宗大悦,指派长孙无忌、李积、许敬宗、李淳风、孔志约、蒋季琬、许弘、许弘直、曹孝俭等22人与苏敬一起集体修订新本草。

  长孙无忌是文官首领,李积是武将的领头人,许敬宗是礼部尚书,李淳风是道医领袖……

  从这条任命就能看出来,高宗对这本医书的期望值。

  苏敬花费两年时间,重编本草,目录一卷,本草二十卷,本草图二十五卷,图经七卷,合计五十四卷,收集药物八百余种。

  但是,这本书出来之后,有先天不足。

  它依然没有走出传统医书的窠臼,那就是只有药草没有医案!

  没有医案意味着没有医疗例证,对于医者开处方没有多少帮助。

  再加上这套医书编撰的比较仓促,很多药物考证不足,多采取医者经验讲述,并不准确。

  所以,这一套医书,在宋代很快被收录药物更全面且有医案佐证的《开宝本草》所取代。

  元灭宋,太医署所采用的还是《开宝本草》作为医学范本。至于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不允许作为医学材料进入太医院。故而,《新修本草》只能交给艺文监广成局付梓刊行,作为医家史料。

  作为史料,也就是用来参考的资料,唐本草还是有着很大价值。在唐本草的原书已佚情况下,找到元代刻印的版本,已经算是弥足珍贵。

  卢灿手中一共有四本,均为双卷辑本,合计八卷,为草本四卷,本草图两卷,图经两卷。相对于完整的五十四卷而言,这算是残本,不过,书籍保管的不错,至少有八品相。

  将其它三本搁在一边,卢灿翻起手中的草本卷九卷十。

  封面贴签应该是后补,上面楷书手写“李唐卷子本新修本草元艺文监广成局辑录本之卷九卷十”。

  封面为黄麻纸,这种纸张为唐代流行的白麻纸沁入硫磺所得,算是我国最早的染色纸之一。

  黄麻纸属于麻纸中的精品种类,这种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