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京大校长()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27      字数:3693
  第721章 京大校长

  一堆书籍摞在柜台上,柜台后的老者看了眼,很快又抬头看了看卢灿,站起身来,笑着问道,“喜欢汉语典籍?这些……都要?”

  显然,他依然将卢灿当成东洋本地人。

  卢灿笑笑,用日语回道,“都要,请您给核个价格。”

  老者疑惑地再度看看卢灿,“你…是……华人?台北的还是香江的?”

  尽管卢灿的日语说得还算流利,可没有东洋人回答问题前的鞠躬礼,细心一些,还是能分出差别。老者也是因此而发现卢灿的不同。

  “香江过来旅游。”卢灿笑笑,又抬手指指桌面上老者看的那本,“这本书,我能看看吗?”

  “哦,当然。”老者将桌上的古籍合上,笑着递给卢灿时,一口流利的汉语,“麻沙刘氏南涧书堂的《宋文选》卷二十。”

  卢灿一怔,不仅因为手中的这本古籍,更因为眼前这位老者竟然在读《宋文选》!

  宋代魁星璀璨,名家名篇层出不穷,宋代本朝就有书商将名篇集合刊印发行《圣宋文选》三十二卷,以作为学习范本。奈何名篇太多,此后又有《圣宋文选后集》二十卷,《增补》八卷,《续稿》十二卷,《外集》六卷等等。所有这些,都被后世人统称为《宋文选》。

  可以说,《宋文选》绝对是宋代文学精粹!

  一个二手书店老板,不仅能说得一口流利汉语,还在阅读《宋文选》……这种感觉很像忽然发现路边烧烤店的老板在看哈佛麻省理工的博士教材一般,卢灿怎能不吃惊?

  眼前这位六七十的老者,必定不是普通的书店老板。只是,对方没自我介绍,卢灿也不太好唐突去问,只得笑笑赞道,“老先生,好雅兴!”

  “聊以消夏。”老者笑笑,伸手拿过计算器,一本本核算价格。

  卢灿的目光回到手中的《宋文选》卷二十,麻沙刘氏南涧书堂明嘉靖十五年刊印本。

  麻沙刘氏南涧书堂,是福建建阳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坊刻社之一。

  其始祖刘翱为唐末官员,因官入闽,创麻沙刘氏五忠堂。

  其时,闽南的开化程度很低,刘翱之二弟刘翔、妻兄蔡炉、妹夫翁郜三人,在刘翱的资助下,创建木板刻印书坊,宣扬文教,后改名南涧书堂,成为刘氏祖业,一直延续到清朝。

  卢灿拨了拨内页,很自然落到老者所看篇目,是欧阳文忠公的《本论》上篇。《本论》分为上中下三篇,可视之为欧阳修毕生的政治主张,但因为上中下三篇所写时间跨度较大,其政治主张又有所不同。

  《本论》上篇写成于宋仁宗庆历二年,当时的欧阳修倾向于变法,因此提出了“审财、用兵、立制、任人、尊名”五件大事,五者齐备后就可以“外振兵武襄夷狄,内修法度兴德化”。

  至于中篇和下篇,写于庆历变法失败之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被贬,欧阳修有些心灰意冷,其思想也变得有些偏激,他认为宋朝应该尊儒辟佛,巴拉巴拉……

  “一共三十二万六千円,承惠!”

  老者的声音惊醒卢灿,“哦,好的。”

  卢灿一共搜罗出三十六本各类书籍,虽说有几本是元明时期的古本,可大多数还是清末乃至民国的书籍,这个价格,相比从国内进货……委实高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