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鸳鸯秘谱(2)
作者:
炎宗 更新:2024-10-03 16:31 字数:3078
msp; 原本他家在布鲁日,航运公司生意彻底萧条后,不得不将布鲁日的大豪斯处理掉,在远郊的博格社区,重新购置了一套小一点的别墅来供一家人居住。
破船还有三千钉,破产的安格鲁,也要比普通市民有钱。他口中的小别墅,是一座树木掩映中的独栋小楼,篱笆栅栏围墙将小楼和前后院圈起。这栋别墅在普通人眼中依旧是不折不扣的豪宅。
杜姆夫人在家,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太太,没看见杜姆的子女,应该是出门工作了。
杜姆太太热情地给大家准备了咖啡和西点,但这会儿都没心思享用。温碧璃出面表示感谢,留在一楼与杜姆太太聊天,卢灿与皮耶罗,跟着安格鲁上了二楼收藏室。
与西蒙斯家收藏室满坑满谷不同,安格鲁的收藏室显得异常冷清。
进门口侧面的两排多宝阁,空荡荡的,只有零星几件物品,搁在拐角的一张老式办公桌上,其中有几件卢灿看着眼熟,可不就是昨天摊位上摆放而自己没看上的嘛!
安格鲁摊摊手,“以前的藏品,差不多都处理了,只有这些。卢先生如果感兴趣,自己看吧。”
看个鬼!卢灿腹诽不已,可样子还是要做一做。
他看了看桌上的几件,又笑着问道,“还有其它的吗?你把藏品都拿到桌上来,我一件件过手。”
说话间,他走向拐角的办公桌上,一件件看过去,没什么能上眼的货。
东西自然不止这几件,安格鲁又从多宝阁下层的壁柜中,掏出几件。
新拿出来的东西,让原本有些失望的卢灿,眼前一亮。
七十年代,海豚航运的业务发展得相当不错,安格鲁为了开拓亚洲市场,很是收购了一些东南亚和东洋的艺术品——以“亚洲艺术品收藏家”和“知亚派”的身份出现,更容易获得亚洲人的认同。
别小看所谓的“知亚派”身份设定,即便是三十年后,这种设定都很有用,一位能说两句本国语言的外国人士到访,都会被认为是“友好人士”,更别说七八十年代。
这也是为什么台北会赠送大千居士画作给他的原因之一。
事有两面性,亚洲艺术品收藏让安格鲁在生意上占得不少便宜,但是同样,亚洲艺术品在欧美收藏圈中,不算主流,因此,他在公司遭遇低潮时,这些藏品同样不好出手。
安格鲁拿出来的第一件作品,就让卢灿惊喜莫名。
这是一幅东洋肉笔绘的“秘戏图”图册。
所谓“秘戏图”,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描写男女之间情事的一种春宫画或者雕塑等物品。
这类物品在中国传统艺术品中也算是一大类,多以图册和泥塑出现,譬如唐伯虎最喜欢和最擅长的就是“秘戏图”,但由于这类艺术往往又被视之为“邪典”,被道学人士所歧视,因此,真正流传下来的很少。
相对而言,东洋的“秘戏图”传承很完善。
尤其是在战国到江户时期,肉笔绘的成熟,推动了东洋秘戏图的发展。
这套秘戏图册页是典型的江户时期装帧风格,折页装,锦缎封皮微微发陈,原本的签叶已经脱落,只留下一小块白痕。
卢灿戴上手套,将册页展开,一共十二折页,带封皮封底二十八页。在第一折的美人依窗的画幅右下角,留有“巨川”的题款以及“大和绘师”的阴文印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