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两极对话—沈君山和三毛(4)
作者:三毛      更新:2020-12-25 02:52      字数:9805
�等,家庭也只是一个职命。而今天的女性,逐渐拥有自己的使命,自己的兴趣,不愿意听命于外来的束缚。尤其是愈出色的男性和愈出色的女性在一起,必须从对方身上找到一个他人所不能取代的吸引力;这点内在的连结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举一个例子,也就是现代许多新男性新女性的祖师爷:已经在日前去世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和波娃的故事。

  沙特和波娃的关系是绝对开放的。他们可以各自去结交各种朋友。但是他们在知识上的沟通与智慧的吸引,则没有人能够介入或取代,他们对智慧层次的要求如此强烈,而后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的结合。婚姻的形式本身已经没有意义了。当然,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

  这就是我强调,理性的结果的缘故。婚姻究竟不是一件出入自如的事。感情方面,多少需要一些节制啊,三毛已经在摇头了。

  我开始的时候同意您的意见以感情为主但是,我分析自己的感情,这份付出一定是有代价。这时在潜意识中感情已经包括了深刻的理智。我不太同意将感情和理智作一个二分。以女孩子来说,把感情分析开,剩下理智三毛停了停接着说:那么我的解释是:那对理智是在检视对方的条件。它可能是个性是否相合人品如何是否门当户对可是在我的感情之中,已经包含了这些,而后我自然地付出。

  以我的经验来说:婚姻并不是枷锁爱本身是一种能力。像我们的母亲爱我们,她并不自觉到是在尽一份责任。而我呢,是一个比较老派的新女性,我不太同意离婚。小小的摩擦如果以离婚作后盾的话,往往造成更大的破坏。结婚时的承诺应该是感情,也是理智的。结婚是一纸生命的合约,签下了,就要守信用。小小的摩擦,应该视而不见拿我自己来说:六年前我结婚的时候,曾经对自己说过:我作了这个选择,就要做全部的付出,而且没有退路,我不退一旦想到没有退路,我就只有一个观念:把它做得最好。也许我的婚姻环境和大台北不一样吧。这里的一切,我想可以称之为红尘,许多引诱,许多烦恼。过去,我也是红尘里的一份子,后来自己净化了一阵,去适应我的丈夫荷西。我发觉那样没有什么来台北后所听到的烦恼。虽然我所举的是一些外来的因素,但是我仍然相信境由心造。

  沈君山紧接着点头紧接着说:是的。您这种没有退路的态度是颇有古风的。但是我想你刚才提到的环境,问题也会很重要。态度是一回事,环境又是一回事。往往人们会感应到红尘里的诱惑;那么,男女双方必须要加强彼此的和谐,调剂相互的感应。刚才您提到条件,我想也是必要的。我把它分成理智的、感性的、体性的三种。所谓智性,双方对知识、艺术或者文学,能否建立起一种沟通,这是夫妻互相净化的一个重要关键,柴米油盐之外,双方要有这种的交往。感性的问题:双方都能够互相付出,愿意互相接受,这也有天赋的不同,有的人能付出得多,有些人则付出得少,如果有一个人能付出,能接纳,而对方比较理智、或比较冷淡,那么

  那么我不去爱他三毛接道。

  的确,这是条件的一部分。第三,体性的方面的吸引力,我也认为很重要。每个人对于这三者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秉赋,所以人们会侧重、会选择。只要双方能互相牵合,发自内心,便成就了好姻缘。我想我们两个人的看法没有什么不同,大概只是着重点不一致罢了。对,三毛恢复了低沉柔缓的语气:我是采取自然主义的方式,很少对自己作比较明确的分析。因为人哪,分析得太清楚就没什么意思了

  对,思想太多的人行动就迟缓,也是这个道理。至少从今天的这个对话里,我们会发现:不能勉强每个人,甚至自己对爱情或婚姻去抱持什么态度。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有什么天赋的个性,再去寻找,这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