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 僵持(2)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4 字数:5298
阶 级的情绪愈来愈不稳定,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如果放任他们不管,最后的结果恐怕是相当悲观的。
要扼杀这些暴 动的工人,就需要大量的镇压力量,而这也与继续干涉俄国的革命相违背。并且,要让工人们安分下来,光靠武力弹压,光靠高压政策也是不够的,必要的怀柔政策也是必须的。而想要怀柔就需要钱、需要物资,自然的这也同继续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干涉战争相违背。
更客观的原因还有该死的天气,随着11月的到来,冷空气将席卷欧洲,而越向俄国靠拢,温度就越低,这样的极端环境让一直在法国作战的联军士兵非常的不适应。
而且在这种极端天气条件下,俄国糟糕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极大的削弱联军的后勤保障能力,拿破仑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继续干涉俄国似乎有重蹈覆辙的危险?
经过紧张的分析和讨论,协约国的智囊们一致认为——继续武装干涉俄国是下下策,是最愚蠢的选择,从各国的客观条件以及世界大局来看,武力是无法解决布尔什维克的。政府应该制定更加长远的计划,通过封锁、制裁和孤立的手段锁紧俄国的咽喉,然后运用煽动、唆使和扶植反对势力的方式缓慢的颠覆布尔什维克的政权。
智囊们一致认为,通过封锁与和 平演变的手法颠覆和扼杀布尔什维克更具有可操作性,虽然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财力相当的惊人,但是这是现今唯一可行的方案。
那么这些智囊的意见有道理吗?客观上说是十分正确的,在真正的历史上,西方国家就是这么做的,70年后曾经席卷世界的共 产主义带头大哥在他们的种种手段下轰然倒下,然后花了二十年都无法恢复元气,并且从更长远看,再给俄国人二十年休养生息的时间也不够!
既然如此,智囊们的意见被通过了吗?
没有!
为什么没有呢?那也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先说主观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协约国集团的大boss们不愿意接受他们拿粗鄙的俄国人完全没有办法的结果,他们依然认为他们有能力用武力沉重地打击俄国,将北极熊的血放干净。
协约国集团的高层比较倾向于认为——当前的糟糕局势更多的是因为军官们自身的大意,刚刚击败同盟国的军队太过于轻视俄国人了,以至于让他们偷袭得手。如果我们的军队能够更加谨慎和专著,那么击败和消灭**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协约国给出的办法就是换帅,刚刚赢得世界大战胜利的福煦被抛弃了,被撤销了联军总司令的职务,取而代之的是之前担任英国远征军司令官的英国陆军元帅黑格尔。
不得不说,这真心是个昏招,虽然福煦的表现确实不咋地,也确实大意失荆州了,但是在这个时间当口换帅,真的合适吗?
要知道福煦已经对红军的战斗力和战术有了充分的了解,哪怕他不能想办法立竿见影的改变联军的被动,但是维持当前的局面还是能够做到的。
而黑格尔并没有同红军交过手,他需要重新了解和熟悉这个陌生的对手,而这是需要时间以及要付出额外代价的。以包围圈中联军部队的惨状,能不能经得住这种额外的付出呢?
并且,最最搞笑的是,黑格尔可不在华沙,他接受这道任命的时候人在柏林,也就是说他并不能直接指挥部队,而这不是搞笑吗?
当然,协约国愿意这么搞笑别人也没有办法,反正他们主观上还想继续战斗,还想在赌一把。而客观上,红军也没有收手的打算,就算协约国现在主动的丢出橄榄枝,说什么用谈判的手段解决纷争布尔什维克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