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发动机之争(下)(3)
作者: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19:36      字数:5646
�意味着毁灭,更何况他认为自己也未必会输!

  图哈切夫斯基为什么会有这种底气呢?原因很简单,这十年内俄国和德国的技术合作一直很顺利,他认为am-34存在的问题在德国技术专家的帮助下,很快就能解决。而一旦am-34的技术问题很快解决了,那么引进法国动力就没有任何借口了。

  在图哈切夫斯基看来就算波利卡波夫等一批土专家支持李晓峰又怎么样,跟德国专家比起来,土专家就是土专家,德国人会解决一切问题的!

  “好吧,那就等一等看一看,如果能很快解决am-34面临的问题,那确实没必要引进法国技术!”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托洛茨基勉强答应了图哈切夫斯基,给予了他宝贵的支持。而这样一来,留给列宁的选择余地就很小了,支持李晓峰的话,那就等于是打托洛茨基的脸,鉴于最近一段托派和列宁派紧张的关系,不宜在这个时候再次刺激托洛茨基了。

  可是让列宁支持托洛茨基那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怎么说李晓峰都是他的人,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

  一来二去的,这个事儿就僵持下去了,列宁选择了不发表意见,他准备让时间说话,如果德国人真的帮忙弄好了am-34那自然也没什么说的,到时候帮忙维护李晓峰一下,让托派不能打落水狗就行了。而如果am-34在规定的时间内搞不定,那他要做的就是同意引进法国技术,至于图哈切夫斯基,嘿嘿,那是托洛茨基需要操心的问题了。

  那么am-34究竟能不能很快解决问题呢?历史给出的答案是不能,装备tb-3轰炸机的am-34问题重重,直接导致了tb-3前三次定型失败。断断续续一直折腾到1935年am-34才算开始稳定可靠。而后来大放异彩的am-34frn(也就是am-35)一直到1938年才算搞定。

  也就是说在一年多将近两年的时间内,am-34实际上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在tb-3上不断的出事之后,米库林和am-34所面临的压力将会非常大,自然支持am-34反对引进法国技术的图哈切夫斯基也会亚历山大。

  这还是不是全部,图哈切夫斯基对于am-34的信心大部分来源于德国,寄希望德国技术人员帮忙解决技术问题。可他真心是赌错了,从希特勒上台开始,德国和苏联之间延续了十年的技术合作蜜月期就进入了尾声,大批的合作项目被终止,德国技术人员也被陆续召回。图哈切夫斯基过于指望德国人帮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对此,李晓峰自然是心知肚明,很快小胡子就会给图哈切夫斯基泼一盆冷水,到1934年苏德之间的贸易会急剧下跌无限趋近于零,直到1938年小胡子要准备进攻波兰,需要麻痹以及争取苏联的合作才再次放宽了两国合作。可以说从1933年开始,苏联就基本指望不上德国人了。

  “那您的意思是,我们就等着看图哈切夫斯基的笑话?”雅科夫忧心忡忡地问道。

  作为李晓峰的亲密助手,雅科夫可以获知相当多不为人知的情报,而且某仙人也乐于向他透露一些历史的发展,在李晓峰的影响下,雅科夫对于德国未来的走向是异常的担忧,比如在国会纵火案中纳粹对共 产党的栽赃陷害就已经深刻的显现出他们对共 产主义的敌视。

  苏联作为世界共 产党的老大哥,被德国人的敌视几乎就意味着战争,而更让雅科夫担忧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态度,这两个国家根本就是在放纵德国人,而且时不时显露出的祸水东流态度更是值得警惕。

  在雅科夫看来这几乎可以说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最慢可能也就是五到十年的事儿。而现在苏联根本就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