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历史的教训(3)(3)
作者:
马口铁 更新:2022-04-03 20:06 字数:5320
��受罗马人的盘剥。
也就是说从现实角度来讲,施洗者约翰和耶稣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以为自己能够解放自己的同胞。他们恐怕不明白犹太人有多弱小而罗马有多强大。正面直接的对抗恐怕解放不了犹太人,反而会将以色列推入火坑(后面这一点被证实了)。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这一段史实让李晓峰关注的焦点在于改革,施洗者约翰和耶稣的改革,对于传播一种信仰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犹太民族本身来说却是噩梦。他们的改革没有成就犹太人反而在未来将犹太人推入了深渊。
而李晓峰又很清楚,他未来所要面对的局势,或者说他上台以后将要面对的就是改革。苏联现有的体制是有问题的,占据绝对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未来将越来越不合时宜,继续往这条路上走,只会越来越机械死板和官僚化,未来苏联恐怕依然避免不了解体。
当然,作为穿越者,李晓峰目睹过华夏的改革,那一场改革,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但实话实说,问题多多。改革的前二十年,经济是大有起色,但是民生问题,说实话改革的红利的大头不属于普通老百姓。而且伴随的信仰崩塌,华夏成为了不是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这种崩塌造成的恶果说不好听点就是道德沦丧,真心是一切向钱看,实在是太“功利”了。这样的改革是瘸腿的改革,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危险的。李晓峰可不想一手搞出这么一个四不像的烂摊子。苏共的组织结构可以说比****更加官僚,这么改革的后果实在是难料。
在李晓峰看来,他和当年的犹太人所面对的局面差不多,改革,犹太民族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不改革,永远就将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永远也不能做大做强,更不可能真正的独立自主。可以说这是相当的矛盾,导致哪怕李晓峰是个仙人,弹对于改革这事也得仔细斟酌,真心是一步都错不得。
这也是他在哭墙边感叹颇多的重要原因,因为接下来的那段历史中,一个真正的改革家登场了。这个人的名字叫扫罗。
可能有同志要奇怪了,咱们以前不是说过扫罗的故事么,怎么又重复?呃,此扫罗非彼扫罗,按照圣经的说法应该是扫禄,也就是基督教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保罗。
这位圣保罗真心是牛人,他和耶稣生活在同一时期(甚至可能同耶稣见过面)。圣保罗的父亲是法利赛人,请注意法利赛人不是一个人种也不是一个民族,所谓的法利赛人其实应该叫法利赛派。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派系,该派系以完全遵守摩西的戒律著称。
所以,圣保罗可以肯定的是完完全全的犹太人。只不过他这个犹太人有些特殊,因为家庭富裕,圣保罗一家都是罗马公民。年轻时的圣保罗受过细致完备的犹太教育(在圣殿学习过),一度的圣保罗在圣殿祭司中混得很好,成为了大祭司的代理人!
在著名的审判耶稣的环节中,圣保罗的选择可不是放过耶稣,他选择的可是“恐吓和屠杀”。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他毕竟是个法利赛人,以法利赛人重视摩西十诫和摩西五经的脾气,耶稣的改革就是典型的离经叛道,弄死耶稣实属正常。
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圣保罗将永远只是法利赛人扫禄。但是奇迹般的转折发生在了公元37年(多说一句,耶稣受难的确切年代一般有公元30年、33年和36年三种说法),反正是在耶稣受难之后,圣保罗突然就觉悟了。
用圣保罗自己的话说,在他去大马士革的路上,经历了一场神启:“突然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还听见复活的耶稣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据说耶稣委任他为第十三名使徒,将福音传给非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