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京国子监(3)
作者:风中的失落      更新:2023-01-29 02:57      字数:3065
书的,举监则是乡试正榜和副榜的举人,在会试落榜之后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荫监则是依靠祖辈的功劳和品阶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例监则是捐献钱财进入国子监读书的。

  这就导致国子监监生的区别很大,其中举监学识最好、地位最高,学习的年限也在一年到两年左右的时间,贡监其次,荫监再次,例监最差,贡监、荫监和例监的学习时间,至少都是三年左右,若是多次的考试不能够过关,还有被直接除名的可能。

  南京国子监举监的人数不多,占据很少一部分,荫监的人数也很少,毕竟占据祖辈的功劳和品阶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大都到京城国子监去了,最多的就是贡监和例监了,两者的人数大致相当。

  由此可以看出,南方的有钱人是不少的,不管怎么说,监生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作为商贾之家,子弟能够成为监生,也预示着家族地位的提升,故而很多的商贾,情愿拿钱出来,送自家的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取得读书人的功名,当然国子监也可以通过此等的办法,增加自身的收入。

  而招纳例监的权力,就在国子监祭酒的手中。

  吴帆徽上任的这一年,正是关键的一年,乡试九月份就要进行,国子监绝大部分的监生都要肄业,新一轮的招生即将开始,而招纳多少的例监,就在吴帆徽的掌控之中了。

  所以说,年轻的吴帆徽到南京国子监上任,引发了不少的关注,准备前往拜访的人已经开始排队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