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重建莱县(2)
作者:
遇塘而居 更新:2023-03-21 10:39 字数:4266
��县政府官员的家属住宅区,在这一边的一角有个小公园。108师的师部设在东南角,旁边建有城防营的营房。
在政府和军警官员和家属的住所设置好之外,王洋开始安置民居的设置,采用的是集中和分散两种,对于一些分重要的路段王洋采用招标的方式建设商业和民用用地。只要在不影响大的规划前提下,一切商业用地都免地税。一时间有钱的商人都开始盘算着买块地建店铺和住宅。对于那些没什么钱的县城百姓王洋是免费建民居给他们住。
王洋想着既能都规划到这啦,那就做一回开发商。好好建一座心中的城。必要的一系列的民用军用设施都要建造。在西北角靠近地方建一个自来水公司,东北角设一个发电厂确保以后莱县的用水用电。建造排水、排污系统。修缮莱县的地道和防空洞。董大宝的设置中有建造电影这类的生活设施。王洋也知道随着这里知识分子和大城市来的人员增多,这类的娱乐设施还是要的。以前的莱县只有一个听评书的茶楼,一个露天的戏台。现在索性建一个大剧院和一个电影院,这些都是可以进行宣传抗日的好舞台。以前的莱县没有大的百货大楼,都是一些小的绸缎庄和杂货店,大一点的就是粮店。王洋建立一个百货大楼,经营大城市的日用百货。以此来吸引和留下一些大城市的人才。其他像咖啡馆、西餐厅啦,王洋本来也想建的,但是一想这个小县城还没发展到这一步。建了也会经营不好关门的。根据一些实际情况需要王洋还建了一些相应的设施。
政府大楼采用三层的洋楼设置,警察局采用两层洋楼设置。政府官员和军警家属的住宅分平房和小洋楼两种设置。而统一建造的民用住宅都采用平房大院的设置,按每户人家的人口来分房子。为了方便管理,王洋按街道成立街道委员会,划片警员负责治安管理。在建造顺序方面王洋采用先民居,再政府设施,官员住宅,最后城墙建造。从原先制定的半年到最终完工预计三年。王洋鼓励商人参与建设。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申请用地。有些从大城市来这避难的商人更是想把大城市的一些娱乐建在这。王洋一看到是没多大的意见,不管成功与否你都的建房子。不过对于妓院、赌场、鸦片馆王洋是禁止建立的。一时间莱县开展起轰轰烈烈的重建工作。
在这次的战争中,王府的建筑坚固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坏。只要修补一下就可以搬进去。王洋的家人都在西安,之前王洋又一直住在的师部。王府修缮完成后王洋让县政府暂时设在这里办公。而师部暂时搬到丰南镇去。为了保证进度采用多处同时施工进行。共产党的采办处和商人的店铺住宅只要不影响其他施工,允许他们先期自行进行。所以施工的进度比王洋自己预想的快很多。此次重建并不缺人手劳工队加工兵营上千人。现在还处于农闲时期。政府一号召,很多的百姓自觉进城参加建设并提出不要工钱。所以参加建设的人力多大上万人。造成的结果是建筑材料跟不上,有得时候被迫停工歇息。
日军那边因损失惨重,不得已暂时停止对王洋进行围剿。不过他们在邺县进行重兵设防。日本人不来,西安那边却出事啦。军统很不满意王洋跟共产党的关系。为此侯静儒发电报来让王洋去西安一趟。王洋早就收到风声,这次回去。军统会对自己采取措施。他给侯静儒发报表示莱县现在百废待兴,部队损失惨重。此时不宜离开。军统本来想用王洋的家人相要挟,但是周仲乐在军政民间的影响让军统有些顾忌。王洋不肯来,西安断了108师一切的粮饷军械。现在的王洋只能一切依靠自己啦。
莱县这次除县城被破坏外,其他各地基本没什么损失。一切设施都如常的进行着。王洋开始视察各地的生产情况,毕竟这才是他能真正扎下根的一个重要因素。王洋首先视察的就是陈建负责的兵工厂。兵工厂经过这一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黄炳忠回来后。兵工厂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提升。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