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重建莱县(3)
作者:遇塘而居      更新:2023-03-21 10:39      字数:4266
�忠还根据加兰德自动步枪仿制出可以装填汉阳造弹药的自动步枪。在原料充足的条件下日产步枪达五支,冲锋枪一支,各式子弹总计一万发,木柄手榴弹一千枚。炮弹两发、炸药一百斤。不过陈建表示目前的制造火药的原料有,但是铜铁的量不足,这就会制约武器的生产。这倒是一个问题在日军的经济封锁下,很多物资都运不进来。王洋只好下令向莱县各地征集金属,除下生产生活必需外。其他一切金属都上交。还派部队外出袭击铁路扒铁轨,来满足莱县的钢铁需求。之后王洋参观酒精厂,同样是因为粮食的不足产量一直上不去。到是烟草厂一直保持着充足的产量不仅为部队提供香烟还进行了外销。这抗日牌的香烟还一度在国统区热销。

  王洋最后去了一趟煤矿,现在的煤矿有矿工达五百多人,负责管理他们矿警有五十人。但是由于缺乏机械,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人力。所以产量不高,还经常发生人员伤亡。王洋决定改善一下这里的状况,虽说矿工都是劳教犯和战俘。但是他们的伤亡会影响产量。再者就是为了提高产量。王洋决定派专业人士对矿井进行改造铺设运煤轨道,用机械代替人力背煤。同时修宽道路,把缴获的日军卡车改成运煤车。这样一来,煤矿所需矿工直接降到五十人。而矿警也相应的减到十人。建造澡堂,让矿工人也能每天洗澡。这些空出来的劳力除一部分表现良好的编入三团外,其他人暂时编入劳工队。空出的矿警全部编入三团。

  王洋采用分摊到各家各户制造鞋袜,衣服军被的任务。在老百姓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冬天生产布鞋两万双、鞋垫三万副、军被五千床、军帽军服一万多套。王洋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这么多的物资足够王洋部队的使用。对于多出来的布鞋和鞋垫王洋决定把它销售出去。反正以后有布料,自己境内的老百姓就可以生产出来。现在把它卖出去还可以赚点钱。王洋盘算着卖给谁,八路军太穷不会买,而且他们的鞋和袜也是靠人民群众帮忙制造的不需要。送到西安太远,不划算。卖到沦陷区,这倒是不错的地方。一双鞋而已也不是什么战略物资,所以王洋不在意卖给谁。日本人穿胶鞋和皮鞋,不穿布鞋。剩下的就是伪军啦。因为王洋制造鞋的成本低,售价就相对便宜一些。这让伪军中的采办收购了王洋的布鞋(当然他不知道,这些是从莱县制造的。要不然他也不敢要。)正是因为这鞋是莱县老百姓制造,所以有些鞋上就会绣着抗战到底,抗日救国等字样。

  买卖双方刚开始也不知道这些,直到伪军中有人穿着发现之后。这事就开始曝光啦。更多的伪军发现自己穿的布鞋绣着抗日救国,抗战到底的字样。很多的士兵之所以认识这几个字是因为共产党在各地刷的大标语。再加上王洋最近出台的一个新政策,只要是伪军协家人来投也给普通百姓的待遇,对于之前伪军的事情一概不纠。这让很多活不下去的伪军偷偷的带着家属投奔莱县。有了这个宣传,逃亡率就更大啦。龙啸天见自己的部队逃亡率增加,发现是这批鞋的原因。下令抓拿军需采办进行法办。同时收缴下发的布鞋。这让王洋的鞋产生了滞销。不过绣着抗日字样的鞋转卖到后方恰恰引起了热销。民众以此来表达对抗战的支持。春耕过后,老百姓又开始进城参加建设。直到秋收前,莱县的新城民居建造基本完成,只要把街面和周边的基础设施完善。老百姓就可以住进去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