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2)
作者: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6      字数:10030
emsp; 加林主任一次次找行长赵国栋反映。赵行长总是为难地推辞说,没有人员编制,找不到会打字的人。

  事情就这样一拖再拖,现代化的设备闲置在办公室里,各种文件材料还是要到外面去打印!花钱是事小,由于银行的文字材料专业性强,外行打印特别容易出错。校对相当麻烦,也不符合保密要求。加上支行当时还在花园大桥头的老办公楼,离打字复印社比较远,去来一趟得半个小时,极不方便。

  逢到因文件材料打印不及时挨批评时,加林主任也只能坐在办公室里生闷气,或者无济于事地发一通牢骚。

  这事不知怎么就触动了小燕。

  有一天,她突然向加林主任索要那本《四通打字机说明书》。默默地看了几天,小燕便坐在打字机前,试着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的。

  一个星期后,她居然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打出了第一份材料!接着,又开始熟悉五笔字型字根……

  没有人安排,也无人分工,小燕就这样自己承担起了打字的责任,并且把收发传真电报和复印工作也接了下来。

  自此,本来就如陀螺一般、从早到晚转个不停的她,犹如又被抽了一鞭子,旋转得更快了。除了做清洁和文印工作,有时她还要依照行领导或者主任的吩咐,出去买这买那,楼上楼下找人,去液化气公司灌煤气……

  小燕总是那样勤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与加林合作得相当愉快。每天上班时,她的一频一笑,一声问候,一杯泡好的热茶,常使加林满怀感激。电话铃响,他们总是抢着去接。编制公文,总是加林主任拟稿,小燕打印,两人协同装订。眼见那一摞摞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文件材料,他们总是觉得日子过得相当充实。

  紧张的工作之余,他们谈笑风生,交流思想,互相介绍报上登载的、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妙趣横生的新闻。

  和小燕在一起,王加林常常感到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在这种详和的气氛中,他很少有疲倦的感觉,办事效率也很高。他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好的同事,不仅是工作上的帮手,还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啊!

  小燕一个人承担着本来应该由几个人做的工作,而工资待遇却是银行里最低的。尽管她从来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作为主任,王加林心里还是觉得过意不去。每天眼见她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眼见她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楼上楼下跑;眼见她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打印材料,加林主任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负疚感。

  可是,正式职工与临时工的待遇差别、分配制度上的不合理现象,又不是王加林这样的人物能够解决的问题。支行年终评选先进个人,加林据理力争,为小燕争取到了一个名额。——他只能用精神鼓励来弥补对小燕物质上的亏欠,以此来减轻自己内心的不安。

  正当小燕的打字速度、排版及文印技术接近炉火纯青的时候,支行人事股一纸调令,把她调到了中山街储蓄所当柜员。

  没多久,她就嫁给了支行信贷股的田桂平。支行办公室则先后调入了胡蓉和袁萍。

  胡蓉是新分配来的应届中专毕业生。袁萍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她是支行保卫股长叶卫国的老婆。

  袁萍虽然来自农村,但上过高中,文化水平尚可,只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打字机、复印机、传真机这些电子产品。正式上岗前,王加林安排小燕带过她两个礼拜,效果不尽如人意。

  袁萍打字如捉虫一般,速度慢不说,而且动静特别大。要是遇到不会打的字,她就把气撒在四通打字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