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5)
作者:
沈常青 更新:2023-02-28 20:36 字数:8396
p; 学习成绩拔尖的苗子是冲击中专和重点高中的希望。正如体育比赛中的种子选手一样,这些苗子发挥得好,才能提高升学率。
班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不高,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总有个别学生嘀嘀咕咕,思想开小差,或者干其他的事情。老师稍微离开一会儿,教室里就叽叽喳喳的,如同打破了麻雀蛋一般,热闹非凡。
王加林已经想好了整治这些问题的策略。比方,他准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摸清楚组织纪律性最差的学生名单,然后逐一找这些学生谈话。除了“明查”,他还准备经常性地到课堂上“暗访”。
其他老师上课时,他站在教室外面透过玻璃窗观察,或者从后门不声不响地进入教室,找个地方坐下来随堂听课。如果是自习时间,无论是哪个老师的,他都准备搬个椅子坐在教室里面,带本小说或者文学杂志,边看边守着学生。保证课堂的安静,培养学生专心自习的习惯。
另外,他还准备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值班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他们把不遵守纪律学生的行为记在《班务日志》上。通过学生管学生,或许能取到更好的效果。在作文教学上,他打算采取一些别出心裁的方法,比方,让学生自己朗读自己写的作文,由老师和其他同学点评……
总而言之,加林同志感觉新的学年任重道远,做好了破釜沉舟大干一场的准备。
正当他热血沸腾,热情似火的时候,开学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无异于给了他当头一棒。
一些本来应在初三(1)班的留级生,报名时主动要求转到了初三(2)班。导致初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严重失衡:初三(2)班人满为患,不得不另外增加课桌和板凳,而初三(1)班学生人数,还没有达到正常的班容量。
尤其让加林感到气愤和尴尬的是,学校领导对这种情况放任自流,不闻不问。那些擅自转班的学生,还包括副校长丁伯华的儿子、教导主任宁均富的女儿,以及本校其他教师的子女、弟妹或亲戚。
日他奶奶的!老子还没有开始教初三,凭什么就认定我不行?面对别人的不信任,王加林只能私下里生闷气。
眼见关玉荣整天喜笑颜开,洋洋得意的样子,他心里更不是滋味。前几天的兴奋和激动,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
一直盼望教毕业班,万没有想到,如愿以偿担任初三年级班主任之后,竟然会受这样的窝囊气!
加林不可能强求那些学生留在初三(1)班,也不愿意去找学校领导理论,通过行政命令让留级生各回各班。
强扭的瓜不甜。别人不信任你,不愿意在你的班上,要去投奔关玉荣,你再去把他拉过来,有意思吗?
我王加林没有这么贱。你们看不上我,我还不愿意侍候你们呢!再说,这些逃离的留级生,都是“有门道儿”“有关系”“有后台”的。如果拉回初三(1)班,万一明年中考失利,别人还会怪罪你。到时候,别人就会骂你误人子弟,骂你“没有金刚钻,又揽瓷器活”,责备你耽误了学生的美好前程。这样值得么?
初三留级生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留级”。这些学生只是通过各种途径把学籍留在了初三,能够在初三多读一年。准确地讲,应该叫初三复读生。复读生通常比刚从初二升上来的学生成绩好,理所当然地成为冲击中专和重点高中的主力军。
初三(1)的复读生都“跑”了,王加林只能指望现有学生中成绩比较拔尖的。但是,他盘点班上期末考试的前十名,发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