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宫中奏对 下(2)
作者:
天尽之湖 更新:2023-03-28 04:56 字数:3918
�,那就比比谁的刀快。
李隆基当晚就亲自带着他的亲卫三百余人,和李令问、王守一、李守德,大内高手高力士等自己的亲信十多人,先杀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又抓了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这还不算完,紧接着宰相岑羲、萧至忠,尚书右仆射窦怀贞等,纷纷驾鹤西去。
随后,太平公主李令月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府邸,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只有通风报信的薛崇简被免于死刑。当时世人对薛崇简多有非议,对李隆基处死自己嫡亲姑姑也有些看法。
其实普通市井之人何尝知道,李隆基也不想将这位自幼最疼爱自己的姑姑赐死。但是人走到了这一步,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在他身后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这正是,人道帝王多无情,那知苍天亦有晴。
李隆基掌握了朝政大权后,先用姚崇拨乱反正。待国家步入正轨,为了避免一位宰相专权的情况,又改用宋璟正相,张说、张嘉贞并列为副相的三相制度。到了这个时候,李隆基开始发现,大唐的朝政和吏治改革越来越难以推进下去。
转眼间,十九年光阴飞逝。李隆基也人到中年了,每每想起那张临死前还显得那么娇艳的面孔,心中就是一痛。有时候李隆基也会想,到底是不是太平公主才是对的呢?大唐是皇室与世家共有的大唐,完全不用在意普通百姓的死活?
每次想到这里,答案都是否定的。
在李隆基从小就会背诵的《孟子》中,有这么的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正是这句话,让他坚定了推进改革的决心。
李阎浮和李隆基都微微走神,两仪殿中一时安静了下来。高力士只好悄悄地走到李隆基身边,轻声说:“陛下,眼看就要到饭点了。惠妃娘娘托人带话给老奴,想请您中午到她宫中用膳,说是做了您最喜欢的毕罗饼和小鹿肉。”
李隆基被高力士的话一下子唤得回过神来,这才发现自己说的话让李阎浮无从回应,场面变得一下冷了下来。他先是扭头回答了高力士的话:“不去。你让人传话过去,就说朕今天另有安排。”
高力士转身离开了大殿,安排人去告知武惠妃皇帝的决定。而殿内,李隆基则继续自己跟李阎浮谈话:“阎浮,听说你一回来就为我大唐立一新功。昨天晚上你在归云阁,协助丽竞门抓捕了一个白奕密谍?”
“机缘巧合罢了,算不上是我的功劳。”李阎浮将当时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重点夸赞了一番丽竞门情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李隆基听得是龙颜大悦,说道:“怎么样,朕这个丽竞门还拿得出手吧?朕只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没想到一晚上就破了案。”
“陛下调教有方。”李阎浮轻轻的拍了一个马屁。
“那是自然。丽竞门沉寂已久,如今在朕手上可谓是老树焕新春。”李隆基略微有点得意,他面露微笑对李阎浮说,“阎浮,延兴门边发生的事情,浚儿都告诉了我。对于千牛卫玩忽职守的那名将领,朕一定会严肃处理,给国师和你一个满意的交待。”
“多谢陛下。”李阎浮拱手答谢。
“另外,关于前任秋官正被害一案,是你上任后必须解决的第一要案。”李隆基瞄了李思泉一眼,见他还是摆出闭目养神的老样子,又继续往下说,“当然,李云景身为你们岐山李家子弟,这件事你肯定比我还急。朕这里就不给你设什么时间限制了,你自行处置便是。”
“陛下,关于这起案件,臣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陛下能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