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三晋佛道多(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06      字数:6201
�大的道德,是作好君王这个职业,为天下的发展作出努力,这才是最大的道德。在今天这个职业化的世界里,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是职业道德,而非理学家的一本正经。即使从中国最传统的经典定义来看,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德是这个道在人和社会上的体现,而不是谨小慎微的无作为、也不是装模作样的假慈悲。

  这座白塔是座舍利塔,舍利是什么?按佛教教义来说,是佛菩萨或得道高僧的身体遗骨或头发等,听说还有一种舍利子,是得道高僧火化后的神奇结晶体,我没见过,但即使见过,又怎么样?千年来,人们对它的争论还不够多吗?

  进入显通寺,张思远好像发现了什么,对我们说到:“看,那边!”

  我们朝他的指向一看,许多游客围在一个殿前,我们走近才知,这是全铜铸造的佛殿,约有三米多高。从上到下,从盖瓦、墙壁到门窗、柱子,全是铜铸的。门扇上有花草人物,殿内墙壁上铸有上万个小佛像。铜殿前面,有六米多高的十三层铜塔,三个纯铜建筑,显示出沉稳和古朴,也彰显着当时的国力和财力。果然,看了资料才知道,这又是明代的。

  当然,还有更古老的建筑,在佛光寺,我们看到了唐代的木构大殿,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可见其建筑水平之高超。南禅寺的木结构大殿更早,距今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了。那是中唐时代,整个建筑风格是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屋顶平缓,显示出唐代大气雄浑的精神物质。现在日本的一些古代建筑也有这些特点,估计是唐文化传播的结果吧。

  当然,殊像寺是我们必须去的地方,始建于唐,经元、明重建,其中的文殊阁是重点,其客宽五间、深四间,重檐九脊顶,檐下斗拱密致,檐上一彩琉璃剪边,阁内佛坛宽大,文殊驾于狮背之上,高约9米。龛背面塑药师、释迦、弥陀三佛,两侧为悬塑五百罗汉。全部塑像皆为明物,形象秀美,工艺精巧。佛像居于龛背面倒座之上,颇为特殊。

  此时,小池于此细细口味、流连忘返,在这样的艺术精品集成的大殿内,沉积着多少美与思想与传统,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佛教史、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史、艺术史,是殊为难得的实际体验。让她细细品味吧,我们出来闲聊。

  高妍问到:“这个菩萨怎么骑在狮子身上?”

  张思远回答:“你没看过杯记吗?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狮子啊?”

  “不对”高妍怀疑到:“古代印度人,骑大象是可能的,但骑狮子的,我觉得是神化,关键是驾驭不了啊。”

  “哟,妍子也长进了,也知道佛教是印度传来的,还知道印度人骑大象啊?”我调侃到。

  “哥,别瞧不起人,我在美有个同学就是印度的,可聪明了,据说是婆罗门种姓的贵族,数学是钢钢的,哲学一套套的,他说的大象在印度既是吉祥的象征,也有人把它当生产生活工具,可以骑的。”高妍解释到。

  “你们的解释都错了!”小池从里面走了出来:“骑大象的菩萨不是没有,那是普贤菩萨,在四川峨眉山,代表着有力的行动和伟大的功德。这里骑猩狮子的文殊菩萨,是佛教中最智慧的象征,代表着智慧的语言,如狮子吼,震慑一切黑暗和迷痴,所以他骑的是狮子。”

  “原来,这些都是象征意义啊”我才明白这些造像的含义。

  “佛教认为,我们人类甚至一切世间众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愚昧而造成,这种愚昧需要伟大的智慧来破除,像狮子一吼,所有野兽都降伏了,所有人都听到了,这就是智慧的力量。其实,佛本身,也是指觉醒的人,成佛,也就是智慧的成就,这是佛教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