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经典的卦象(3)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7 字数:6169
��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方法就在身边,那么,就如同黑暗的隧道里,看到了出口,明亮的光线。
“妍子,云南的事,联系得怎么样了?”
“文大姐正在操作,估计个把月,就有眉目了。”
“那是好事,我们要做好。争取过段时间,我们再到云南去,怎么样?”
“看吧,不过,事情当然要做好。这是功德,也是安心。”
妍子对功德的理解,仅出于安心。这让我有点失望,毕竟我的目的,是想与她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也有点企盼,如果我们俩一同到云南,是否还可以将以前的爱情重来,是否可以继续恢复到,从前的恩爱?
她只是答了句:“看吧”。显得并不是很迫切,这就是让我失望的原因。不管她怎样想,我也要尽力促成这件事的成功,促成她与我一起到云南。
我们之间,如果没有共同的事业,共同语言就更少了。我们礼貌地相处,其实已经貌合神离。我们没有共同的孩子,也没有肌肤之亲。我们真的如同兄妹,但没有血缘。我们最恰当的比喻,就是合伙人。
没有共同事业的合伙人,还有什么价值呢?
先把事做起来,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哥,你刚才好像在算命,为谁算的?”
“没事,复习一下,原来董先生教给我的东西,不能丢,所以,我把过去的笔记翻一下,画着些卦象,复习复习。”
我生怕她知道,我在为自己的子嗣算卦。我曾经给她说过,为什么不给自己算命,当时有理有据,义正词严,充满逻辑。而现在,我不能自相矛盾。
我更怕她知道,我命中无子,伤了她的心。她会把所有原因,归结于她自身。而且,她如果对未来失望,也会失去与我共同生活的信心。
为了转移话题,我说到:“本来,那些笔记好久没动,包装也老化了,我想到,也该换新的了。我过一会,就出去买些新纸来,重新包一下。”
“行,你如果要我帮忙的话,就说一声。”
包个笔记,她能帮什么忙?这只是句礼貌。但她越是不起疑心,我越是失望。她已经不太关心我的举动了,哪怕我有些举动,显得反常。
说干就干,我出去买东西去了。来到超市,没看见什么相类的塑料纸,只有小孩子包书的那种,不适合。于是,就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转,走一家看一家。
终于看到,一家类似于杂货店的门面内,卖那种油布纤维纸,正是我需要的。这种纸,加入了棉纤维,经过油浸,既不易发硬,又不透水,也不容易被虫蛀,很好的包装材料。这种材料已经很少了,非常传统。
这厚厚的油油的手感,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们四川,卖的手工纸雨伞。骨架是用竹子做的,细细的撑条,密密地线,上面覆盖着这种油油的纸,如同工艺品。
当年,全镇就一家人,能够做这种,也算是独门生意。但后来,随着钢制雨伞的流行,从折叠雨伞到自动雨伞,那家做传统雨伞的人,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工业化对传统手工艺,是致命的打击。流水线上的产品,加快了消费节奏,人们已经不耐烦,那一针一线的心思了。
但是,我是多么怀念那油布下的细竹条啊,雨天,它发出密麻麻的夸张的声音,让人澎湃。我多么怀念那油布上的花啊,不论是竹梅兰菊,还是高山流水,那是缓慢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