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实战型学者(5)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9 字数:6096
�类文明成果的价值,那就是一道算不完的题了。
“还有的人喜欢用成本的方式来估值,这也存在问题。大家知道,房地产除了地皮成本,还有建安成本,资金成本,税费成本等。地皮成本,我是指政府腾出一块地来的成本,看起来重庆比成都高,后面三项成本,重庆跟成都差不多,为什么,重庆的房价反而比不上成都呢?”
这其实是会议前,那个所谓王总与政府官员探讨的问题。当然,大家关注,听得也格外认真,会场完全没有杂音,连偶尔有人咳嗽,都显得非常克制。
“光听成本论的人,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什么调拨价,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而今天,供需才是决定价格的主导因素,成本并不是。如果成本是的话,为什么有亏本甩卖呢?为什么行业间利润率差距会这么大呢?为什么股票涨跌中,中国建立不起真正的价值投资呢?为什么市盈率和市净率决定不了股份的趋势呢?”
这些问题,都是目前经济学界最基本的问题,一个做生意的或者搞实业的,甚至学生,都对此事有些迷惘。
“有的人,喜欢用所谓欧美银行的公式来计算房价的价值,这也是错误的。所谓房价收入比来看购买力,说十年不吃不喝才供得上房子,不划算。按这样说,那些在大城市买房子的都是傻瓜了。而事实是,他们都是比较成功的人。”
他不说答案,继续把问题引向尖锐。
“有的按所谓租售比来看投资价值,所谓房子总价除以租金,在200至300倍区间,投资才是安全的。学院派总这样说,现在有的城市已经达到400倍以上了,所以不值得投资。这也是乱说,不合实际的。”
最流行的几个观点,都先被他否定了,这就很刺激。
“所有理论的对错,一定要符合事实和历史趋势,符合基本逻辑,如果不符合,不是现实不对,是你的理论不对。”
实践才是硬道理。有人出书,说股票翻三倍的金点子,基本是胡说。他有那实力,何必来卖书钱呢?自己直接上股市不就得了?
“这些理论最大的毛病在于静态分析,而中国是一个处在飞速发展的巨大的变革年代,世界也随之震动,你为什么要用过时的、静止的观点来看事物呢?这不是形而上学,就是坐而论道,有意义吗?”
他先扣了一个老马哲学上的帽子,因为大家熟悉这两个词。
“在今天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不仅会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生活和观念,也改变着全世界的面貌。历史以来,没有这么大体量的国家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前进,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你在奇迹面前,固守陈规,被时代抛下后,还要埋怨,那属于聪明过了头吧。”
这句话有点带讥讽了,但不会冒犯,因为大家抱着财富的目的而来,总体上,聪明人,还算是虚心的。这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座的都有这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