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如歌的呼吸(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1      字数:6068
 他继续说到:“只有人道,能够同时感受痛苦与幸福,感受现实与超越,感受烦恼与快乐,感受生与死的变幻。而且,这个感受变化之迅速,可以在一秒内,全部体验。五味杂陈,就是这个意思。”

  情绪的迅速转换、思想的立即变化、感受的截然不同,这我都能够理解,但有一点不太好懂,我问到:“生死变幻,也可以在一秒内体验吗?”

  “当然,好些情况,都会让你迅速体验生死。比如你亲眼看到的死亡,车祸,是不是突然发生的?”

  “对,我体验过,我亲眼见过处决死刑犯的场景,曾经给我心理巨大的震动,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当时我还年轻,从刑场回来后,几乎吃不下去饭。人生,我们给它赋予了如此之多的意义,把其中许多意义看成了神圣和永恒。其实,在一颗子弹面前,人的生命,比猪还脆弱,那些永恒和高贵,居然在一声枪响后,摔得稀烂。

  “这只是一个方面,当你受到巨大的惊吓,短时间脑袋断片。或者你从梦中醒来,仿佛获得了重生,是不是经常发生?”

  我点点头,起码,每个人都做

  过恶梦,也相当于体验了生死。

  “最重要也就在这里,人,在对比中,感受到超脱的可能性和迫切性,是最容易成就佛道的。如果你没有把握在此生成就佛道,那你最好修福报,祈祷来世再变成人,这个机率是很小的,也没什么把握。所以,要立志,就要此生得到结果。这就是人生难得之真实意义。”

  这是概论课啊,直接从需求出发,反而比我过去看大部头经典,要实在和好接受得多。

  “其实,用最形象的说法,人生的生灭,就是呼吸之间。我们通常说,一个人死亡,就是一口气上不来。没有呼吸,成了最明显的判断生死的特征。当然,仅有这个特征是不够的,但它最明显,对不对?”

  当然,这是最传统也是最便捷的判断方法。

  “当然,我们想,当吸入氧气时,我们算是生,当气呼出去时,算是一种死。那么,有生就有死,这之间,却有一个不生不死的中间环节,那就在呼吸之间,你发现停顿了吗?”

  我自己试着呼吸了一下,发现,的确,这之间,有一个短暂的间隙。

  “密宗或者禅宗,或者说任何佛教宗派,都非常重视呼吸训练,并把呼吸训练结合观想,发展出大量的法门。呼吸本身不是佛法,但如同认字,这就是学习拼音。它是后来所有训练的基础。”

  原来,呼吸如此重要。不仅关系到所有宗教的共同性,也关系佛教修为。

  他开始让我上座,认真调整呼吸。练习一下,感受一下,把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当成习惯。并且,体味,那种腹胸头打通的感觉。

  “好,现在,我教你对呼吸的观想。以前,我是让你观察自己呼吸那白气的长短,你已经基础成功了,呼吸变得比较微弱,以至于,只在鼻根闪烁为一个明灭的光点。这说明,你佛缘很好,福报也好。这与你天性善良,多做好事有关。但是,你又发现,你控制不了胸闷的情况,并且还比较散乱。为了对治,我教你一个共法。”

  “什么叫共法?”

  “就是可以公开的法门,不分宗派,都可以教。如果是秘法,不拜师,是不可以教的。但你不要一听共法,就轻视它。内地汉传佛教,大部分都是共法,不也照样大师辈出、圣贤闪耀?”

  我想让他具体一点,我不太好空对空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