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如歌的呼吸(5)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1 字数:6068
/>
“内地佛教,都是依据某一个公开的经典来修为,大家都看得到,关键是你做不做得到。做到了,就是圣贤。六祖的坛经高深吗?不好理解吗?但你做不到。他做到了,他就是大英雄,就是一代宗师,就能够超凡入圣。”
我点点头,六祖的语言简直就是大白话,但人们就是无法做到他那个程度。
“再打个比方,比如任何专业,学习都是从看书开始的。看书就得认字,先学语文,理解意义。你可以是学物理的或者生物的,看了好多专业书籍。但这些书是用汉字写出来的。如果你不认识汉字,还谈什么专业?语文就是共法。其它专业,可以比喻为不共法。但是,即使你只学语文,只要学好了,照样可以当文学家,或者书法家。”
“那你的意思是,你可以不学不共法,但你必须学习共法,是这个意思?”
“差不多。对思维的训练,得先从对身体的训练开始。身体训练的中心,是训练你的呼吸。在呼吸中引入思维,同时地进行思维训练,这对身心两方面,都是有效的修炼。”
我不得不承认,他是过来人,以这种恳切的态度对我劝说,算是我的福气了。
“好,我教你结合观想的呼吸法,用于你打坐之中。为什么呢?因为你太聪明,聪明的人,脑袋转得太快,一秒钟十个主意。如果不拿一个确定的观想来拴住你的思想,你就会必然处于散乱之中。”
理论讲完,他接着讲对治。
“你胸闷的问题,很好解决,想象那个三腔的通畅,而注意气沉丹田,如果实在不行,就大呼两口气出来,就可以解决。但你散乱的问题,必须用一个牢固的桩子拴住它。”
我凝神静气地,听他讲观想的关节点。
他一边辅以手势动作,一边讲解。“你设想,你呼吸达到三腔通畅后,你的整个躯干,就是一个中空的管道。你试图,把这个管道进行设想,这个管道,就像是一朵莲花的杆子,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那中通外直的杆子。”
我脑袋马上想起,《爱莲说》里的话“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似乎都有一种亭亭玉立的感觉了。
“莲花是佛教中最圣洁的比喻,所有菩萨都有坐在莲台上的形象。所以,这种意象,最后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功德,这我不细说,你今后自己体会。当你吸气时,这股清澈之气从你腹前下来直到丹田,当你呼气之时,这股气体从背后那脊柱方向向头顶的最高处出去。”
我问到:“这是不是那种小周天任督二脉的呼吸法呢?我原来练习过。”
“那既然练习过周天呼吸,说明有基础了。任督二脉只是中医的理论,仅对身体有用,对智慧和修为,不彻底。那么,要修为进步,得通中脉。你设想,呼吸都是走的一个管道,就是那莲花的杆子,从上面来,从上面去,尤其呼出去时,仿佛从头顶正中冲了出去。这个很重要,切记。”
“为什么重要呢?”
“这里有个大秘密,我先不给你讲。你只练习这一步,你的头顶,时刻想象着,如同一朵莲花,现在含苞待放,里面坐着观音菩萨,你在上座前先回忆菩萨美好的形象,让她坐在你头顶上的花苞里,念几遍六字大明咒,那是她的心咒,她是你的佛母,就这样想,你就会有信心,并且很快进入新的境界。”
我不知道,按这样修下去,前方有什么等待着我。但我知道,刘大哥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