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大姐回了(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1      字数:6105
�,就丢给刘大哥一个人,这一点,我和妍子,其实是非常感动和尊重的。”

  互相客气一番,事情就这样基本定下来了。我们还定了明天的事。有几个歌舞水平比较好的,考特长生落榜的,但进入民间艺术院团演出,还是有希望的。我们决定,明天先让文大姐征求这些孩子们的意见,然后,愿意去的,就来这里,我们请那几个贵州来的老板,看一下。

  当然,明天请客的钱,必须由基金出,再不能让他们夫妇贴钱了。

  我对刘大哥说:“你们能够拿得出来的硬菜,就上,与孩子们的前途相比,这点钱,不是问题。”

  当天晚上,文大姐通过电话,与老师和学生沟通,结果,有八个孩子,愿意来。

  在我们内地,关系孩子未来工作的大事,一般都是家长说了算。但在这里,操作方式却不相同。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要么在外地打工,联系不便。要么没文化,根本不懂得这个工作的意义何在。更有甚者,连县城都没出去过,更无法沟通了。

  在他们家,最普遍的情况是,这个读高中的孩子是文化最高、见识最广的人。况且,本地的老师,对孩子们的未来倒是负责的。因为本乡本土的人,要一辈子打交道,他们有见识,能够帮助孩子们拿主意。而且,老师们给学生拿的主意,家长们都很赞成。

  第二天,刘大哥亲自下厨外,还请了丽江当地一名有名的厨师来帮忙,而我,就主要陪这一群贵州客人喝茶聊天。在聊天过程中,我知道了他们的运作模式。

  他们其实并不一定固定在某个景区表演。比如桂林的实景山水演出,也有他们剧团的演员,可以算是专业的演出团体,到处走穴。

  甚至,还有的演员到北京上海广州等某些大型晚会参加过演出。他们在自己的景区开展演出,也仅限于旺季,淡季时,就到其他地方演出。毕竟全国那么大,北方南方,旅游的旺季,各有不同,全年都没有闲着。

  当问到演员的工资待遇时,他们基本上是基础工资加上演出津贴,还有五险一金。基础工资一般舞蹈演员,不是主演的,每个月三千左右。演出津贴,根据甲方的价格而定,大概演出一台,每个演员,平均拿到八十或者一百不等。按这样算下来,每个月四五千的收入不成问题,更何况,包吃住,完全可以存下来。

  但是,普通演员是吃青春饭的,如果三十多岁了,该怎么办?那位早上练声的大姐笑道:“小庄,你有所不知,干这一行久了,就知道门道了。许多演员不到三十岁,就到大城市的酒吧歌厅驻场唱歌跳舞了,还有的因为形象气质好,婚姻也找好了。我们这个团体,人员总在流动,所以,需要不断补充新人。”

  这个面,也不是很宽,我知道驻场表演是什么意思,乔姐不就是这样么?

  另一位大哥解释到:“我们要到全国演出,所以培训时,是多方面培养的,如果只会唱贵州或者云南的山歌,肯定不行。我们培养出来的,虽然不是很高层次的,但全国的民歌或者舞蹈,都会的,这个,就业面和选择面,是很宽的。”

  这条路虽然艰辛,但毕竟,比他们在农村强。况且,如果只打工,也许只有重体力活等着他们。多一种选择,就多一种自由。这是他们的特长和喜爱的东西,甚至还可以达到人生自我实现的目标。这可是个崇高的目标,从事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并且是社会需要的职业,是一种高端的幸福。

  中午饭相当丰盛,我来丽江这么长时间,还从来没见过如此之多的本地菜。我也算四川人,见过不少世面,对吃的虽然不算精通,但勉强算是见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