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入门级知识(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1      字数:6020
>   佛法改造世界,就必须影响人的本性。只不过,这不是通过宣传的方式,而是通过信仰的方式。

  原来读大学时,学过马原课。当时对所谓共产主义有点不太理解。它实现的基础,看起来是那么虚幻。但想通了,其实从人性上,可以想通。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这是基础条件。当达到极大这个程度时,人们追求的方向就会改变,会更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用现在的社会来说,就是钱多了的人,就更想找精神刺激。全社会,这个基础达到后,人们对物质产品的分配,就没那么关心了。所以按需分配,才有人性的基础。

  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会产生道德水平极大提高。这就是未来理想,其实是有逻辑的。

  “现在那庙子怎么样?”

  “院墙拆除了,也基本恢复了。原来的一些师兄也回去了,但我准备就在这崇圣寺长住了。毕竟,见性法师是过来人,我想在他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当然知道,他所谓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所谓过来人,就是已经开悟的人。一如那方丈的法号,明心见性。他要得到的成果,也就是见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有点理解见性法师当时对我所说的那两句话了。

  第一句:“你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如同禅宗里的话头,问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这种问题至少可以得到两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如果我是一个已经有所开悟的人,那么,可以得到一个他认可的答案。如果是这样,我就不是单纯来的初学者了。从此,对我的教育方法,肯定不一样。

  第二个判断,是看我的聪明程度和心地情况。如果我回答:我从北京来。那么,我就比较愚蠢。因为,这话不需要他问,文大姐已经告诉他了。如果我按以前学的佛教经典来回答:“无所从来”,那是圣贤的答案,不是我的答案。照抄别人的答案,就是不老实。

  我没有照抄,所以,他就得出第二句:“是个老实人”。

  原来那两句,是入学考试啊。我心头一紧。那看似平和的眼神和话语,处处充满机锋。

  回到宿舍后,发现又多了些人,明成师又给他们交代情况,并且把他们往治安室领去了。

  安顿下来,洗了个脸。然后给妍子发了个短信,报告我现在的情况。妍子回了一段话:“哥,如果吃不了苦,就不要勉强自己。如果你喜欢那里,就坚持下去。不要为了我学,要为你自己学。你如果自己好了,就是为我。”

  这是实话,也是最真的话。许多最好的情书,说些你恩我爱的东西,但就是不说实话。多年的恩爱的夫妻,不说我爱你。只说是:饱了不?暖和吗?这才是最好的情话。

  我知道,从这天起,我就不能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了。不钻透这个黑漆桶,就不返回。

  看了一会守则,也看了发包里的佛经。守则倒很简单,至少没有部队的条令条例那样复杂。我过集体生活是没有障碍的,当年当兵,第一天,就适应了。

  而佛经,我却不想这么早就看。我过去看过这么多书,却根本无法真正理解佛法,今天多看这一会,有什么意义呢?我决定,把自己以前的佛学思想清空。

  以前的佛学思想,其实算不上思想,只能算门外的印象。要不是在刘大哥里学了那几天,在打坐的实践中发现如此之多的现象和门道,我还始终把佛学当哲学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