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暂住洱海边(5)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2 字数:6035
��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另有含义。他没结婚,没在事业上发挥自己的能力,没有享受人世间许多的好处,这么年轻,这么聪明,就进入试错的小路,甚至是独路,是代价很大的。不像是我,社会上的大路都走过,好与坏都尝过,所以,此生可以用来做一件试错的事,没什么损失。
人生只要经历过,就算是完整的了。
“我懂你的意思,庄老师,你的意思是,我没享受过婚姻家庭和事业,没试过社会上的错,就来试宗教上的错,是不明智的,或者是盲目的,对不对?”
我与万老师表示默认,如同这安静的夜色。而小胡,解释了他出来的原因。
“我的生活,经历了太多的阴差阳错,所以,我在找答案。如果找到了,就按答案方式解决人生。如果确认失败,再重新做人。”
重新做人这个词,在监狱里很常听到。按潜意识的分析,他这是自责自愧的表现。
果然,他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他只有二十八岁,但好像看透了世间沧桑。
在他三岁时,他父母就开始闹离婚了。原因很简单,他们发财了。他是江西人,他父母是做毛竹生意的。他们家承包了几座山的毛竹,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发达,需要毛竹的地方很多,所以价格越来越高,他父母从单纯自己家承包山上的毛竹砍来卖,变成了收购别人家的毛竹,做了批发和贩运生意,发了财。
发财后,父亲先变了心,外面有情况了。父母离婚的官司打了好几年,主要是财产分割与孩子抚养问题,后来两人不见面,离婚这事,也就不了了之,总之,各顾各。他从小就在外公外婆家长大。外公家在小镇上,父母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在熟人社会,他就有点抬不起头。只好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
他学习倒是很好的,一直到高考,考了全市文科第一名。本来分科时,老师要让他考理科的,但他非要读文科。原因很简单,他爱上了一个姑娘。
这个姑娘是他从小的玩伴,是文科生,高他一个年级,也是名学霸,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他以前总是自卑,不敢在姑娘面前表白,但他觉得,姑娘明白他的心意。毕竟,那姑娘最好的朋友,关系最好的男生,就是他了。
他学了文科,报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被录取了。
那一天,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父亲,一年多没见过的父亲,当即给了他五十万的卡,回来镇上看他,提前给了他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当然他妈,当时也在场,却没给父亲一个好脸色。
后来听别人说,父亲后来的情况,就在镇口的车上等,不敢在此时过来。毕竟,父母至今还没完成法律上的离婚。
那个暑假,学姐没有回家,说是去旅游去了。当九月开学时,他到学校,没有报到,就找学姐。学姐还挺高兴,两人手拉手,跑到报名处,办完了所有手续。
但是,那句话,他始终没有说出口,因为,他认为,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十几年来,两人的默契,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变过。
“我到大学时,第一次换下来的衣服,都是她给我洗的呢。同宿舍的人都笑我,有个姐姐照顾,太幸福了。我想辩驳,那不是我姐姐,但当时,根本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