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情感之迷二(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3      字数:6032
�闹笑话。主观过于发达,就经常与现实脱节了。但是,道德与善良的天性,以及外公外婆对你的爱,让你保持了理智,所以,小胡,你是健康的。当然,如果你学了艺术,你有可能疯掉。”

  说一个学心理学的高材生,会疯掉,万老师怕是疯了吧。

  “对,有一阵,我明白自己,不由自主地处于幻想的困扰中,甚至有抑郁的前兆,我明白自己的毛病,好在没有疯。”小胡亲口承认,我也就不怀疑万老师的判断了。

  “但是,你为什么说,如果小胡学艺术,疯掉的可能性会增加呢?”

  “你们听说过顾城的故事吗?”万老师这一问,当即提醒了我们。

  顾城,一个曾经著名的诗人,因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而名噪一时,但后来,他喜欢上一个姑娘,把她带到海外一个岛上,企图过世外桃源的生活,结果,最后让他承受不了感情的压力,杀死妻子后,自杀。

  与之更有名的,是诗人海子。今天,朗诵海子的诗,成了一种另类的时尚。但这样一个天才的诗人,也自杀了。

  这是一种现象,在国际上,自杀的艺术家很多。比如海明威、梵高。有人给这种现象安了一个名字,叫哲学自杀。但无论怎么说,在基督教中,自杀都是有罪的。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在佛教中,自杀都是不可原谅的。

  在医学上,自杀是一种病。强烈的精神疾病,疯掉的极端体现。

  “这种现象确实有点多,尤其是诗人。但是,原因呢?”我问到。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两次扭曲以外,还有一种扭曲:文字与意象的扭曲。所有诗歌的灵魂是意象的表达,但能够把意象通过文字精准表达的人,并不多。优秀的诗人,是意象极其发达的人,他们能够形成文字的诗歌,只占他们意象中很少的一部分。因为,文字的表达能力和意象传递能力,毕竟很有限。”

  这是说语言的表达功能,当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抽象,文字再抽象一次,意象会变得模糊。所以,有的诗歌,让人半懂不懂。

  “意象发达成就了诗人,但也容易毁掉诗人,他容易陷入自己的意象之中,整天做白日梦的人,离现实会越来越远。我们读海子的诗,比如那首面朝大海的诗,我们想到什么?想到的是田园牧歌般的孤独的生活,太自我,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群,就会有美好的生活吗?太天真。当然,这种天真的意象,造成一种距离的美感,读者是享受的。但对于他自己来说,这是他带着感情的意象,他认真了,有时就走不出来。他会被自己纯净的想法与高尚的意义所感染,并试图在现实中复制它,这就危险了。”

  “你是说,他们的职业或者说才能,导致了他们的距离感,这种巨大的距离感造成了情感的冲突,冲突剧烈后,承受不了,才自杀的?”小胡是心理学专业的,当然问得很细。

  “也许吧,这是你的专业,小胡。”万老师笑到:“当然,你不靠这吃饭,我不靠这吃饭,我们只是闲聊。”

  海子当年如此大的名声,让他把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搞混淆了。他在生活中,只是一名大学老师,只是一个追求漂亮姑娘的青年。但是,诗歌带给他的意象以及读者带给他的热情,让他对现实有了不切实际的期盼,这就是基本感情中的希望。

  结果,在生活中不顺利,恋爱中受到拒绝,当然是一种打击。但据我所知,他自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当时在练习气功,按当时练习气功那样疯狂的风气,简直有点邪教的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