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众人的需要(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4      字数:6131
��偶尔暴露于交谈之中。

  “人们需要崇拜,需要迷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迷信一个东西,反倒让人幸福愉快。什么都不信,什么都要问为什么,什么都要追求真理与逻辑,对于大众来说,不仅无益,而且痛苦。”

  当我说完这段话时,万师兄若有所思地望着我。小胡还在回味时,万师兄说到:“你是不是说的,那个铁房子的典故?”

  万师兄所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著名事件。当时有鲁迅、钱玄同等著名文化巨匠。他们讨论当时中国的局势与民众的心态时,就运用了铁房子的比喻。

  有人说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以唤醒民众为已任,或许是在做让人痛苦的事情。比如,中国如同一个铁房子,密不透风,大家挤在一起消耗氧气,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样下去,氧

  气迟早要耗完,必须冲出去,才有活下来的希望。

  于是,辩论就开始了。大家貌似正常地在这铁房子里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不算幸福,也算麻木,痛苦与恐惧并不明显。但你这个聪明人,要提醒大家,氧气要完了,我们要死了,必须冲出去。但是,大家又没有冲破铁房子的能力,冲不出去,这种提醒,只会让大家恐惧和痛苦。与其让大家在惊慌中挣扎,不如让大家在麻木中平静,反正都是一死,何必让大家醒来呢?

  于是,有人又说,大家会骂那个提醒大家的聪明人,是他的呐喊,把大家搞得不舒服。

  当万老师把这个典故,介绍给小胡时,小胡点点头。“我也看过这个故事,毕竟,我学文科的嘛。”

  “不,我不仅仅是说这。”我否定了万师兄的标签。我用手指了指前面那熙熙攘攘的人群说到:“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有分析世界人生的能力与愿望吗?没有多少。需要分析好了,找到答案后,再开始生活吗?没有道理。人为活着寻找意义,仅仅是找个意义而已,何必那么认真。难道意义找错了,他就不活了吗?”

  我承认,这段话有点没头没脑,万师兄与小胡都表示出不理解的神情。我知道今天我有点神经兮兮,不妨就神经一把。

  “所有的意义,都指向一个特征,就是崇拜。牛顿与爱因斯坦都崇拜上帝,他们给自己找了个意义。但并不妨碍他们是科学上的巨匠,如此伟大的高手,都把崇拜当成人生的意义,肯定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呢?”小胡总爱刨根问底。

  “我有个新的解释。崇拜,可以把人生意义的思考简化到极致。这种崇拜如果达到迷信的程度,就可以完全解决意义这个问题了,这是最经济的价值观。面对无处不在的快乐与未知,你选择哪个?当然选择快乐,哪怕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未知是最可怕的,他让你的人生无法自洽,你身心处于矛盾之中疲于应战,就像哈姆雷特,忧郁终身,难道要自杀吗?这就是不深信的结局?”

  我有点情绪化,有点冲动,不知道是哪根神经被触碰了,越说越来劲。

  “人们找一个自己最能够理解的模式,崇拜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个神仙,就成了解决价值观问题的利器。这是对人生意义的简化,这种简化不仅让自己舒服,并且还是战无不胜的武器。”

  万师兄反应过来了:“是精神胜利法?”

  “差不多类型,阿q就是靠这活下来的。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够让人活下来的武器,都是好东西。祖先崇拜是大部分人的价值观,阿q在内心中,认为欺负他的人,都是他的后辈,他就得到心安,这难道不是一种武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