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点实际的(5)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5 字数:6113
��知见。此须勘破,则决定直入,无复顾虑。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处,更加精釆,则不退屈。不然则堕忧愁魔矣。”
选定了路,就坚持走下去。如果是普通人这样说,我怕他哄我,但大德这样说,暂且信他一回。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谓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顿歇,忽然身心脱空,便见大地无寸土,深至无极,则生大恐怖。于此若不勘破,则不敢向前。或以此豁达空,当作胜妙,若认此空,则起大邪见,拨无因果,此中最险。”
我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我恐怕还要有高兴的心态,终于有消息了。
“第六、决定信自心是佛: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若舍此心别求,则心中变起种种无量梦想境界,此正识神变现,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这一条最难理解与操作,如果我本身是佛,还修什么呢?
“今之做工夫人,总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虚妄,将此妄想,误为真实,专只与作对头。如小儿戏灯影相似,转戏转没交涉,弄久则自生怕怖。”
这是已经有境界的人产生的,我现在一点境界都没有,当然不用理会。今天听了这话,也许会对今后,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有所准备吧。
“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抛向一边。此如捕风捉影,终日与之打交涉,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缠绵日久,信心日疲,只说参禅无灵验,便生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想。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无他,盖由不达常住真心,不生灭性,只将妄想认作法耳。这里切须透过,若要透得此关,自有向上一路。只须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过,切莫与之作对。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着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佛皆挥。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鞴之鹰。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
这只是功夫的第一步,就是如此之多的情况需要注意。我想起了一句古话:“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是说初学者排除干扰这事,还好办。当你有了清静的境界,想摆脱它,更困难。
我连第一步都没达到,有什么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