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给的糖果(4)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5      字数:6207
杂货店,什么东西都有。

  照这样看,是它能够提供你所能够想象的,甚至无法想象的各种快乐,不仅仅是甜。

  “如果在未到定中,入定渐渐深入,身心寂静,没有身心内外之别,感觉十方一切消融。这样经过一日或七日,又或者是一月或一年的时间,定心不坏不退,渐渐守护正念定力增长。如同培植树苗,让它渐渐增长。从上座到进入未到地定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纯熟。”

  无身心内外,消融十方,这是只有再文字上出现的境界。凭我的想象,总是无法模拟的。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还有很多客观好处的。

  “待因缘成熟时,就会感觉身心凝住,然后慢慢有东西在萌发,渐渐活动,心对身体的感知又恢复了,但又不是出定之后对身体的感知的那种感觉。而是仿佛身在云中、影中,如同身在梦幻中的感觉。能感知身体,却又觉得身体不真实存在。”

  此时,我想起过去读过的一些禅意诗,是不是说的这个事情呢?

  “这种发动的感觉又分为三种,有从上而发,有从下而发,又或者是从腰际而发动。慢慢延续到全身。如果是从上而发的,很容易退失;如果是从下而发的,则修行稳固,更容易有所进步。当此感受生起的时候,还是要记着不要执著,只要保持观照就好。”

  这是办法,但我没到这个地步,这个办法也只好存而不论,留而不用了。艺多不压身,或许有一天,我会碰到这样的境界呢?

  “看大家很期待很好奇,我就细说一下,这个初禅,如果在座哪个达到了,我今天讲的功德就大了。当这种动触生起的时候,会有十种功德伴随而生,一一明了。这十种功德分别是:定力更为稳固,心更为专注;心境觉空;身心明净;有喜悦生起;有乐境伴随;善心涌起,不必特别作意,而自然生发;知见明了,不待多做解说自然领悟;没有业障缠缚,心中没有闷闷的感觉,有解脱之感;善境界相继现前。内心调和柔软。”

  我注意到善心涌起这句话,善不仅是成就的原因,可能也是成就的一种结果吧。以上就是动触生起时伴生的十种功德。

  “动触生起之后,经过一日或者十日,又或者是一月或者四月,乃至一年之后,还会有其他的触动相继而发,却不一定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抵达这一境界时,称为初禅。关于得初禅相,禅法要解卷上中有详细的描述,其内容如下:

  在修行者以正念呵止五欲之后,得未到地定。进而感觉身心快乐,身体柔和轻软,身有光明,心中仿佛明镜开磨一样,是透亮的,不复像以前一样阴暗闷郁。”

  他引经据典,不过是要让我们分清此时与昏沉的区别,除去了阴暗郁闷的透亮与平静,这它的特点。

  “这是因为得到初禅相之后,四大渐渐增胜,色界的四大遍满身体的缘故,身心柔和轻软,自然离欲远离一切诸恶不善之行,清净一心所以生起快乐。”

  此时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总该有把握了吧。

  “因为色界造色有光明相,所以修行者见到有微妙无比的光明照彻身体内外,这种见到也是观照而见,对于过来人来说是可以感受到其变化的,并不是说整个人像灯泡一样发光,初禅者所发的光不是凡夫肉眼所见的可见光。那种身心透亮的澄澈感也不是世间法可以比拟的,可以说是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所以有些自证的境界不足以对外人说。”

  据此看来,如果老和尚没骗我们的话,他是达到了这个境界的。

  “因为同证量的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