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操作问答课(5)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5      字数:6590
��桶底脱落吗?对!一念不生的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桶底了。我们用第六意识这个妄想一定要持咒用功,不断加固这个感觉去专注呀,让功夫成片,就是在桶里给他施加压力,增加水增加石头,压力增加到一定的时候,他功夫成片了后就桶底炸开,这是桶底脱落。”

  说到最大问题了,这是非常大的根本问题。“根尘迥脱事非常!”

  “这个桶底脱落在教下呢教根尘脱落。根尘脱落有两层境界,大家可以稍微知道一下,第一层境界是你的根和尘两个脱开了,根和尘脱开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六根不随六尘上了。但是你保留了六根的原状,就是保存了我能看我能听,我能够明明白白,甚至呢我能够不打妄想。他保存了这样的状态,这个就是黄檗祖师说的:根尘迥脱是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再次遇到到这首诗,想不到,诗中所说的事,是如此具体如此丰富。

  “就是根尘迥脱,根就是根尘就是尘。非常清楚就是迥,脱呢,就是两个脱节了,根尘以往是勾结的,从此把这个结打开了。这是一种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紧把绳头做一场,绳头就是打结的绳子,这个绳头在那里呢,这个绳头就是意根!因为六根追逐六尘他这个原始动力就是意根,比如说你的眼睛有看到的感觉完全是因为有这个意根陪伴他而起的,所以呢五根没有了意根跟他在一起,你眼睛看前面的东西,你不会有任何的分别作用。眼睛一看前面,前面的东西看的很清楚,但是没有任何形象,没有任何好坏判断等等,也没有任何名字。你就只是这样看着,这就是根和尘对上了,但他们没有产生实,没有分别。这就是根尘脱落的状态。”

  详细解释这首诗,原来这么多名堂。所谓迥脱,其实是意识不参与感受,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

  “如果你意根掺入了以后你就会:哦,这是红的,这是我的,这个很好,哪那个不好等等,所以妄想就出来了。意根就是这个绳头,所以心只专注在这个根上面,尘跟你无关!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的法门也是从这里下手。就是你的耳有能听有所听,能闻的是耳根所闻的是声尘。那她怎么办呢,就是初于闻中,能闻的时候入流忘所,入流就是我的耳闻耳根进入了声闻,声音是一直在变化的,一直在流动的,没有一个声音是停留在那里的,眼前的物质世界也同样,就是五根所面对的都一样,都是刹那刹那变化,他们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流。那么入流呢就是让我的这个根进入了这个尘,我们也去听,也去看,就是把这个看到的听到的都忘记掉,这就是忘所。”

  现在看来,如果没有具体的修持功夫,要理解什么经典什么法门,简直就是个笑话。

  “这样就根尘脱开了。这一脱开呢就找到了自己根的地方,根找到了之后就是第二个境界,根和尘两个都要脱落。也就是说根也是一个生灭法,我要把这个根也脱落。因为这个根有我执。进一步功夫成片之后能把根脱落,这就是:桶底脱落了。所以根尘脱落在修行上很重要。就是先把尘脱开,然后把根看住也脱开。”

  又有人问得大胆:“师父,那这样,跟死人差不多了?”

  法师笑到:“扔掉了以后你的人还没死呀。是不是,我们还坐在这里呀,还能讲话呀,这是什么回事呢,你的根还在呀,你的心不是把这个根扔掉了吗,你的根为什么还在呢?你的根还在是什么力量呢?就是你的根性在这里起到作用了。根性就是我们的佛性了。就是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的就是我们的佛性。不是别的东西。这就是根尘脱落在修行上的一个境界。”

  今天,我好像明白了很多事,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