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操作问答课(4)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5 字数:6590
�想要的,根本要也要不到,它根本就没有!不是那么回事,就像梦里想要的一餐美食,你在梦里想要一件美丽的衣服,结果在你醒过来后觉得这好的衣服怎么就没有了呢!它就有一种失落感。但是呢它心里很安,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没有我他会觉得很安,这是一个基本伴随现象。”
为什么要说伴随现象,因为真相无法说出来。所以,用伴随现象的出现,来确定真相的性质,在学术上,最有用最常见。
“对于其他的现象还是很多的呦。比如说你有禅定的境界,去了我执后他会觉得心更空,对于禅定的觉受就更加明显更加容易,这是其他的一些附带现象。但从根本上说,不能用那些附带的伴随现象来衡量你是否明心见性。真心显露的时候用它本身的境界来说是没有任何现象的。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
这就是说,有了并不一定可以确定真相,没有,就可能是假像了。不是等式,是交集的关系。
又有人在问:“在一念未生时和之后怎样用功?”
这个更有价值,没念头生起时,是不是什么都没有?此时,该怎么办呢?就像在太空漂浮,你站不稳,怎么办?
法师是以反问的形式,开始回答的。“在什么之后呢,是在一念未生之后?!如果说在一念未生的时候”就这样“,三个字,就这样!”
“你现在一个念头都没有了,是找住了这个一念未生的感觉,并不是让我们的念头从此再不起来。用一个简短的比如就像我们看蓝天,天上有很多的白云乌云要过来,我们一直看不到蓝天,现在呢我们要让白云乌云暂停,停住了我看到了蓝天,然后呢你就把看到蓝天的哪个感觉确定下来,哦,那就是蓝天,这不是白云,然后这白云再过来,你也只注意白云背后的蓝天,你全部的感觉就只注意背后的蓝天,也就是说你一念不生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一念不生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面,你再打个妄想,诸位你现在可以试试看,妄想过来就像别人一样,在妄想的背后你没注意看,他一直来你一直看他的背后,于是所有的妄想都与你无关了。这就是在一念未生的时候功夫可以作成片的原理所在!”
这一段很长很细致,因为这事关具体操作时的态度,如果这时态度错了,一切操作的方向就错了。
“那么禅宗讲参话头,念就是话头,看住了这个话头,如果你有念来了呢,你就马上让他过去,过去了以后你还是注意这个念头没来时的样子,这个念头过去后你心里也感觉没有念头的样子,要去感受这个没念头时的感觉。比如现在大家可以感觉没念头时的感觉,很清楚没念头。当你感觉没念头了,明明白白了,我说:12345,12345我讲了后,你心里还是没有念头。”
这不是指南了,几乎是现场训练。当然,点到为止。
“当你说:我们要去干嘛呢?啊这个念头过来了,可你心里感觉还是没念头。是这个样子,就是在你哪个没念头升起的时候的哪个感觉,很清楚来就来了去就去了,是这样的去用功。功夫容易成片。你不要以为要一念不生,把这个念头看成是怨贼似的,有一个念头来了就害怕,甚至好的念头高兴,坏的念头觉得很难过,那就是没有在一念未生前用功了。就是没有在根本上用功。还是在妄想上去转了。不要在妄想上去转,看住他就行了。这是一念未生之后的用功的情况。”
原来在重庆上网时,看网络中话题的评论,有一种评论方法。“你评论字数最多,我就信你吧。”今天,关于这个问题,用功的具体办法,老和尚讲得最多。原因是,它与打七关系最直接,很重要。
“我刚才讲拿掉哪个不正确的就见到了本性,对吗?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