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操作问答课(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5      字数:6590
��白天的工作和生活中观呼吸?”

  法师说:“行住坐卧都可以观呼吸。因为呼吸没有一分钟、一秒钟离开过我们。我们之所以还有生命,是因为有呼吸。没有呼吸了就没有生命了。呼吸是最容易把握的,当然也是最难把握的。你坐在这里怎么调呼吸,走路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调,睡觉也可以调,工作的时候还是可以调。所谓安住当下,总的要求主就是身在何处,心就在何处,所以呼吸也就在何处。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就只是这口气!这口气没了,生命也就没了。”

  这个回答很巧妙,但法师好像是不加思索地说了出来。估计只有过来者,才如此自然吧。

  又有人问:“六妙法门数、随、止、观、还、净中的观和观自在菩萨的的观是一样的吗?或者一个是方法,一个是所要达到的目的?”

  老法师答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深般若,是照见五蕴皆空所显示的大智慧,和六妙门的观,有很大的区别。数、随、止、观、还、净是一个过程,净以后才是观自在,还不是一个结果。结果应该是度一切苦厄”。

  这一段,可以用来作理解心经的注解了。心经是最短的经典,但也最难以理解。

  有人问:“佛教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即于一切,不落三界?”

  法师只回答了一句话:“不离有漏修无漏。”

  这个问答,我都无法理解,不知道,问话的这个人,功夫高到什么程度了呢?还是故作高深呢?法师为什么如此简洁,不加解释呢?

  “好了,大家对这个问题,可能已经了解了,关于数息,方法就那四句话,如果还有问题,可以问刚才最后一个提问者,他本人这方面已经修得很熟练了。”

  大家纷纷回头,再次看向那最后一个提问者。原来怀疑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他穿着绛红色的袍子,但还镇定,在众人目光下保持镇定,倒也了不起。

  “关于第一阶段的目标,开悟,大家就没话要问吗?什么是真消息?来了怎么办?这恐怕才是将来打七要追求的吧。”

  对啊,差点把大题目忘了。于是又有人站起来请法。他问到:“真心显露的时候有没有伴随现象?”

  相当专业了,这个问题我想都想不出来。也不敢问这种深度问题。看样子,我们这人群中,确实还是有高手的。

  “怎么说呢,真心本来是没有什么形象的,说他没有形象在心经里说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他是一气无到底,把这一切你能够感觉到的,有相的,有显的,都把它否定掉!这就是真心!那么这个真心的境界本身呢,如果我们现在说按佛经里的来比喻,真心有没有什么境界呢、真心对我门来说是一个开悟的境界,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是有一种现象。”

  他停顿了一下,我们保持安静,知道最好的两面,即将从他口里出来。

  “我本人的事我不说,我也没本事。但过来人跟我讲过,真看到真心的人可能有两种境界:一种人非常高兴。无始劫来的妄想颠倒,从此不再忧患了,这个贼王全部赶掉了,家里可以安稳的睡觉,觉得很踏实。找到了自己的主人。他有这种心态出现。”

  这是不是书上说的那种,如十字路口,找到亲娘?

  “另一种人呢,他正好相反,无始劫来一直执着有个我,现在这个我没有掉了,他很恐惧,心里升起一种悲哀的感觉。你看一生想要名呀利呀的,结果发现这个名利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