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优越感之四(2)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6 字数:6045
问到。
我又笑了起来,这不明显嘛。根据传说,我们去过的鸡足山,迦叶尊者还在那里打坐,按时间推断,他已经坐了二千多年了,据说还要坐上万年,等到未来佛弥勒出世,才把当年佛陀的袈裟交给他。
虽然这里的鸡足山不是经典中记载的那座山,但这个传说却是存在的,它表明,圣者的能力,可以超越时间而存在。不要说圣者的身体,就是那袈裟,恐怕能够保存万年不坏,也是一种物质能力上的超越吧?
“前面我们说了能力上的优越感。如同一个大力士对一只蚂蚁,人类在蚂蚁前是不会骄傲的,因为这种不对等的比较,不会让人兴奋。但是佛菩萨就不一定了,因为,他们认为众生平等,是不是也会产生感觉呢?是不是在心理上,也会有这种强大优越感出现呢?我不知道。”
从心理角度上讲,当你能够战胜同类的对等对手时,你的优越感会让你产生兴奋。如果相差太多,这种优越感,不会带来任何心理上的好处。比如小孩子或许因为踩死一只蚂蚁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也许会高兴和满足。但是,一个强壮的青年人,是不会这么无聊的。
正常成年人,不会因为踩死蚂蚁而兴奋。所以,他一般不会为了心理满足,而故意去踩蚂蚁。成年人,可以用钓鱼、狩猎中,感受到自己相对于动物的优越,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好处。甚至,通过与其他人类的体育比赛,游戏争斗中,得到极大的快感。当然,还有战争。
“前面我们说了能力上的优越性。另一个优越性,是体现在智慧上。一个聪明的人,对于愚笨的人来说,就具备了优越性。这种对比,在佛菩萨与普通人之间,差距就更大了。佛经中的描述,八万四千世界,在他的眼中,如同手中芥子大小的东西,一眼就看透了。这是从宏观上,看出他们的整体观。在微观上,他们能够深入任何事物任何尺度的细节,来观察所有事情的真相与组成,至少超过我们人类的已知的纳米尺度,超越我们所知最小粒子夸克的尺度,这也是降维打击似的优越。”
认知方面的彻底性,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界中的真理。从物理尺度上讲,我们现代科学认识的物质最小结构是夸克。但是,佛学中,至少从愣严经上所述,提到到个过度阶段:邻虚和虚空。如果世界物质是有单独存在的粒子的话,那最小的,可以叫邻虚了。
但邻虚再小下去,就是虚空。虚空组成了这个世界,世界是有,虚空是空,这就是空有不二,在物质世界组成上的,佛教的观念。将有与无统一起来的理论,道家也有,但好像没有佛家如此彻底。
我想到,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如果有,代表着有质量的粒子,无代表着一种能量,那么,也算是统一了。但是,现代物理学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宏观世界的相对论与微观世界的量子论,无法用一个理论框架来统一。而佛经中所描述的世界观,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自洽了。
以上是微观世界的认识。在对大尺度宏观世界中,佛经中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按物理尺度来衡量的话,比我们现代物理学所观测到的宇宙,还要宏大许多。如此看来,不管是细微程度还是广阔程度,他们对物理世界认识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越人类今天的科学。所以,才会有朱清时的感叹。
我也感叹到:“不仅如此,佛学智慧的伟大,不仅让宏观与微观统一并远远超越人类目前所知,而且,它把无生命的与有生命,把存在与意识,都统一起来了,不仅缎带出了自洽的解释与描述,而且还给出了方法与道路,这就很神奇了。”
“你想过,他们是怎么达到这个高度的吗?”
万师兄这一问,我就比较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