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刘大哥指引(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6      字数:8711
境,明白如幻如泡这道理进行修持,也可以说是正行的“代替品”。

  结行回向妙:十方诸佛菩萨怎样回向,我也就怎样回向,就这么想也可以说是“同分回向”。这样的善业,好比是一滴水滴进了大海,所有的海水没干涸之前,这一滴水就不会干涸。就是说没成就之前是决不会消耗这种善业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修行的方法比修行更为重要。阿底峡尊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喜金刚也许会把你送到地狱或饿鬼道,也许会把你送到佛的果位上。”达波仁波切也说了同样道理的话:“法要如法地修,否则法会使你堕恶道。”这些话都是强调修行方法的重要性。

  所要修的佛法,在西藏就有八大传承系统,都是佛法,不要去分别。如无垢光法王、萨班大智者及宗喀巴至尊被称为“西藏三文殊”。不管是哪一宗派,都属于佛教。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证悟全佛经不相违;知明诸论着均教诫。”好似一块白糖与一块黄糖,吃到哪块都是甜的,不偏向哪一宗派,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佛与成就者的智慧是等同的。”如此说来,我们应当有正知正见。否则,贤哲们自立宗,辩论真理时,有人会以贪心与嗔心去诽谤,这样产生了偏见与邪见就要造恶了。因此,无论是哪一宗派,都应该用清净心、恭敬心来看待,虔诚供奉才是对的。但也要知道自己生长在哪一宗派门下,这法脉是自己的有缘之法,以此法为主而修行使你得法益快,成就究竟果位的把握性大。如果放弃这法门就断了法缘。因此宏扬各自的法脉是应该的。

  传承法脉是殊胜的,上师是有功有德的成就者,这还不够。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成为禅修大圆满者。所以即使法脉是大圆满也没有用;上师再好,弟子不去修上师传的法,就不会有成就。所以说,有了食物还得吃才饱,有了衣裳还得穿才暖,闻了佛法得好好修行才受法益。请大家记住无畏洲大自在说的这句话:“只是听听法不得解脱,穿袈裟不一定是声闻,没有了十二头陀功德,切忌行商谋利持家事。”我重视你们才把智慧上师给予传授,这密法不可泄漏,要根器好才受益。我想你们与众不同,大有希望,大家努力吧!

  你们回去后,我要一个一个地问:“这个在何处?”、“那个在干啥?”。今后你们不要到处去“化缘”、积累“资粮”,要注意非分享受信财的罪障有碍于清净的修持。遍知者无畏洲至尊说:“信众布施的钱财物质,亡者关键时供的受用品,它会强断你的解脱之道,别浪费一针一线而供施。”这是告诫我们不要太贪财。以前我们都有过或多或少的财产,连身上的衣服、兜里的碗也难以保住的时代都经历了。财物使人受了多少苦,我们自己的心里应该清楚。过去虽然是那样,但现在还没有一点对钱财的厌离心,拼命去追求享受物质的“大快乐”的人,他绝对不会得到究竟的快乐之果,这是因为物质本身是苦因组成的。龙树菩萨归纳起来说到:“积累守护失去的苦恼,要知财物无边的祸根。”事实也是如此。先积蓄苦,中防守苦,后遗失苦,它具有这三种因素。相对来说,一个出家人,身不寒冻腹不饥饿就可以了。虽然清苦点,但这样心里轻松爽快得多。

  我第一次看到如此之多的圣者名字,虽然记不住,但我的印象是,密教中的成就者,也是很多的。

  现在就算是认识了明智(本来面目)的人们,若不是一心一意、认真努力地禅修的话,就仅仅是认识一下,决不会达到高一层次的境界。

  自以为是认识了明智,一座也不修,整天都在热闹、懒散、漫游与朝山等等繁华复杂的生活中度过,心一点也静不下来,就像一屁股坐在蚂蚁窝上,坐立不安。这些现象据说是“贝卡尔”魔王占有了你的心。如果真的是中了魔,修证就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