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刘大哥指引(5)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6 字数:8711
��”、“外依契经行,取舍因果业。内照密宗修,二次第成就。密按阿底禅,即身成虹化。”无畏洲至尊也写到:“一心向往上师是究竟的皈依,承担利他的责任是发心的性质,正念与正知时时抚育自己的心是显密乘共同的转为道用,不要作一个什么杂事都会的‘中用’而‘能干’的人。”
德洛巴尊者对那若巴尊者说:“儿啊,真实了因缘的景象,直到证得胜义无生时,千万不要离开福慧二资粮的车轮。”又说:“虽然有了不求俗谛佛的大把握,也不要放弃积累福资粮。”
切切实实地去做好见、修、行这三方面,这样就“闻思者温和多,修持者烦恼少”。自己心里的贪嗔痴越来越少,十地五道的功德自然得到。无垢光尊者的教诫是:“熟练本性功德是证境,明知无常心无远谋略,生起净相无边恭敬心,慈悲心等不断发出来。”比如说,太阳本来就有热与光,并且还有消除黑暗的功能。同样道理,如实证悟智慧的瑜伽士也应该智慧增长,从中发出正信心等十地五道的功德以及经论中的词、义自然流露出来,这样才可以叫“开了悟”的人。
现在是末法时代,自称为“智者”、“成就者”、“伏藏师”的人不少。他们骑着马,背着枪,随口乱说话,烟瘾和酒瘾比谁都大,找很多女人,胡说预言,烦恼使之颠倒取舍因果,还说这是我成就者的外表行迹,使很多不知取舍的人走上左道邪见里。无畏洲至尊的告诫是:“山上苦修得来的诸功德,卖给有钱人家作消灾品,‘利他’事业发达傲慢气涨,是中了恶魔当心堕险境。”
和以前相比,自己的内心变了,变得贪与嗔的自相(实物)烦恼增多了,越来越违背佛法了。但还认为此现象是成就者的征象。你可知道,这是魔在捉弄你。成就者的征象是没有烦恼,厌离轮回,自发慈悲心,有利他的菩提心,具足净相及信心。恰美仁波切只说过:“老僧清净戒律即是成就者的大征象。”而没有说过:“老僧破了戒律即是成就者的大征象,老僧增多了贪爱即是成就者的大征象。”
如法不如法一定要分清楚。如果谁认为饮酒、吸烟、嫖赌均为成就者的特征的话,那么他必定是一个思维错乱的人。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说:“饮酒者不是我的徒弟,我不是他的上师。”从这句话我们得知,原来佛祖与饮酒者断绝了关系。律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里写到:“认吾为祖师的居士以上诸弟子,不酿酒、不斟酒、不饮酒。若不如此执行,汝不是佛家弟子,吾亦不是汝的祖师。”
吸烟者行为不好,又损害健康。虽然佛祖在世时没有人吸烟,佛祖没有亲自制定吸烟的罪,但是律经根本律中讲到了这样一句话:“根、茎、叶、花及果麻醉物亦之。”“麻醉物”包含了烟。吸烟增加烦恼,对别的戒律有害。常尝味嗅就上瘾这是贪,不知它的罪障是痴,与他人比又自慢是嗔,还为它说妄语、自满、贪图及偷盗等犯诸多戒造很多恶业。因此吸烟皆有性罪及遮罪。莲花生大士的授记中多次提到关于烟的名、义、分类、前因及罪过等等。“若能吃黑乌头毒药不伤身心者可用之。”就是说除能把烟酒的味及性转变为甘露的瑜伽行者可以享用外,决不允许贪者放逸无度地享受。
女人大都有多心、胆小、易依他、很吝啬及成见大等五大缺点。如果你成了她控制下的被动人,这样就难于脱离出来,要知道依她会耗尽善根,就像下了一场冰雹,所有的庄稼都被摧毁。
要注意具备了这些因缘,并非是成就者。正因为如此,大智者麦彭仁波切说到:“宁玛巴修法时,要注意贪爱的危害。”
现在的好酒、邪淫等不良行为早就被玛吉空行母说过,“黑衣粗毛布,黑饮麻醉酒,黑伴漏女人”等九种黑法邪道得到散布的授记已经实现了。所以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