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此所谓闭关(7)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26      字数:8657
�善心,觉得与慈力王类似的心态已经出现。起这样的心,并非自己有什么巧方便,纯粹都是随空悲藏而转。在此状态中,以胜解和大恭敬触动自心,泪水如降雨般涌流。同时,不顾自己生命的心也会生起,起得很猛利。”

  尊者达到一定修证时,有些人着魔来求解除,尊者的心稍微注意他一下,就马上起到利益。人没这么修的时候,完全以自己最重,不能把自己好的舍给别人,把别人坏的放在自身上,自私心特别重。尊者那时完全能抛开自己,以众生为重,苦乐可以交换。他感觉,佛宿世做慈力王舍身救众生的心,已经在自身上有了,能够真实行持。

  那么,他是怎么起的这种心?是不是有什么技巧,按照什么方法起的呢?其实这完全出于本性的力量。但修到这个地步之前,不开许这么做。一这么做,马上就起执著,爱重自我,那时会起嗔恚、后悔、怯弱等等,这不是一时勇猛就能成办的。

  “在此之后,连带地,前所未有的证德也都生起了,它的量语言说不出。生起之后,前前的见解全成了像外皮一样。”

  随着修行一步步深入,再看过去的见解会发现很肤浅,像稻谷外面的皮一样,不具深义。修道有一路的证相。一般人得少为足,稍有一点感应就觉得了不得。但这算什么呢?可能连皮壳也不是。真正要走修证的路,绝不是靠一点小聪明、小口才,外面搞一点小事情能成办的。

  文章记到此处,就已经完结了。我意识到,所谓真正的闭关,是通过对自我意识的观察,再加上与菩萨的心境对比,产生了慈悲心与空性心。

  其实,这与汉传佛教的方法差不多的。我们原来也强调,慈悲心与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基础。如同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平等心就起不来。平等心起不来,那么空性的智慧,就无从谈起了。

  我原来天天在谈这些东西,没一样做到。所以,开不了智慧。而这个闭关的办法,可以做到这些。当然,闭关需要有修行的基础,我还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