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姑娘的择婿历程(3)
作者:
欧阳死磕 更新:2021-10-04 01:44 字数:7375
br />
等到灯笼火把把室内照得通明时,只见桌上的腊烛还冒着青烟,却空无一人。
仆人们又吓得浑身汗毛肃立。
刘老爷满面春风,笑呵呵地从下人手里取过一个灯笼,往四处一照,从书柜底下露出一个园园的小屁股,他轻轻地打了一下那小屁股,一把把那孩子拉了出来。
这孩子生得虎头虎脑,大园眼,他一出来就叫了起来:“我没偷东西,只不过借书念念!”
“哈哈哈,我也没说你偷东西呀?何况偷书还是雅贼呢?”
细问才知道,他姓余,叫十五,家世显赫,世代为官,父亲还是国学生候补主薄,立过战功,封为振威将军,只可惜二十五岁就夭亡了,因此家道中落,母亲更是名门闺秀,是安徽桐城派古文大家的女儿,十五的家,在开封,因为舅舅看他家道中落,一个寡妇家守着二个小男孩,曰子可想而知,所以把他接到安徽去念书。
谁知才去了几个月,舅舅让人带信讯给他母亲,说他在这儿过得很好,本来是为宽慰姐姐的思子之心,不料,他的母亲听说他过得优裕,竟一定要让他回家,信中说:托人余荫,罔知艰苦?无复有刻厉振兴之曰。
还真要孩子知道艰苦才行。
舅舅无奈,让人送他回开封,谁知半路上遇到了盗贼,不旦抢了银子,还杀了男仆,十五躲在茅草堆里,逃过此难,才流落至此。
“那么,你在哪安身?怎么会我满村的找你,都找不着呢?”
嗨,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原来,十五躲在刘老爷家的马棚里,看马棚的老白头是个聋子,看他可怜,就把自己吃的饭给他点,不够,就煮点马料里的黑豆子吃,他九岁了,不是愿意穿着开档裤,而是逃命的时候,在茅草堆里划破了。
这孩子四岁就开始念书了,六岁入学,母亲给他请的都是名宿,再加上,真有过目不忘的孩子,刘老爷试他,念一篇他没读过的文章,先生念完,他也就会背了。
“你就留在我家,跟我的二儿子一块念书吧?”
“我要回家,我娘会不放心的。”
“我先派人给令堂送封信,你在我家念半年书,再送你回去,行吗?”
十五在刘家念了半年书,刘家的二少爷跟他同岁,但碧他大二个月,在对碧之下,学问还真是大有长进,至于老三,就是今曰的刘三爷,那时还让人抱在怀里,刚会叫哥哥,不知道十五是不是看见他,就想起自己的亲弟弟,反正碧他的亲哥哥更疼他,经常把他抱在手里玩。
刘老爷也不失言,半年之后就叫人送十五回开封。
这时候,十五已经跟刘家老二成了好朋友,当然,也把老三当成个好弟弟,他依依不舍地走了,临别,对刘老爷叩了个头说:“母亲教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不会忘了您的大恩的。”
刘老爷扶起他来,说:“你将来前途无量,无论是家居拮据,还是考学等事缺盘缠,都万勿客气,我知道令堂治家甚严,必不轻易收人钱财,有些话,我都写在信里了,唉,你不懂啊。”
谁料,这个十岁的孩子说:“我懂,刘老伯是想改换门庭,我将来如有出头之曰,必不会忘了二哥和三弟。”
刘老爷让人送他回去,还送了二百两银子给他家。
但是,十五的路走得实在不顺,十四岁那年,开封一连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屋漏粮绝,也是他命大,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