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2023-01-11 20:36      字数:4017
  早朝时,郭威刚刚坐下,便向臣子们抛出了这个问题。

  “自然是君明臣贤、上下同德!”

  “民富国强,远人来服!”

  “兵强马壮,王霸天下!”

  “教化兆民,泽被四海!”

  群臣们给了郭威许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独枢密使、检校太傅王峻最了解郭威心意,奏答道:

  “陛下求治心切,其实治国。无非就是如此这般文治武功。陛下为布衣时,曾备尝艰辛,深知民间疾苦。今若陛下胸有百姓,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布施恩泽,锐意进取,不出数年必获兆民拥戴,四方近邻莫敢妄动。古之明君贤臣。曾留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精辟论断。”

  “还是秀峰兄知我。无论是君明臣贤,还是民富国强,王霸天下。或因或果,或表或里,联以为治理天下,应以民为本。”郭威点头道。

  王峻微感惊讶,因为“以民为本。这四个字从郭威之口蹦出,可以高度地概括了郭威的治国方略。包括自己方才一席话。

  正如王峻所说,郭威为布衣之时,曾备尝艰辛,所以他网称帝,便一再地下诏禁止奢华,正月里恰逢郭威寿辰,郭威也明诏禁止诸道藩臣进奉,因为他很清楚节度使刺史们一贯假公济私的行径。皇帝一过生日,藩臣们也跟着发家致富。

  “陛下圣明!”群臣高呼道。

  郭威的表情仍然不动如山,又追问道:“假若治国应以民为本,那么联倒有另外一个疑问。诸卿当中。既有饱学之士,又有才智高绝之人,愿众卿等能为联解惑。”

  “请陛下垂询!”群臣道。

  “就联与朝廷而言,自然应以百姓为根本,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对于亿兆百姓而言,何为根本呢?”郭威问道。

  三司使李毅当即答道:“民以食为天!”

  “李卿说的好!”郭威击节叫好。当即又明知故问,“卿是三司使。掌管天下税赋,天下百姓人户,每日可曾饱食过?”

  “近世革代频繁,兵火延年不息,天下不治久矣,黎民百姓怨声载道,困顿于野,不曾有过一日安生,哪里能得饱食呢?”李毅答道。

  “好,既知如此。那么今日朝议之事已经明了,那就是归结为一个,“食。字。”郭威道,“何谓君明臣贤,那便是归结于百姓各得其所。衣食无忧是也,否则何敢口称“君明臣贤,?假若百姓富裕国朝则强大,不乏军用,人口繁衍昌盛。则不缺卫**士。至于教化百姓。仓禀实而知礼节,但凡百姓不缺衣食,就不致于沦为盗贼,离大治亦不远了。今我大周新造,正是百废待举之时,诸卿有何教联?”

  群臣恍然,皇帝今日明显是有备而来,绕了个圈子,目的却是很明确。这个皇帝不含糊,虽出身武夫,但并非不懂文治之道,群臣暗想道。

  郭威很满意这个效果。他虽黄袍加身,他接手的不过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内忧外患,让他不敢懈怠。当他还是汉枢密使时,他考虑的不过是自己那一分三亩地,自以为天下大事不过尔尔,如今他贵为皇帝,忽然发现需要自己考虑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陛下仁慈,臣等钦佩不已。依臣之拙见。陛下若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需在土地之上寻策。”王峻身为首屈一指的重臣,抢先奏道。

  “呵呵。”郭威手指韩奕道,“秀峰兄与韩卿不谋而合啊。”

  郭威这话言有所指,这令王峻暗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