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B环”关联()
作者:炎宗      更新:2024-10-03 16:16      字数:3400
  浪漫与时尚,已然成为了大家口中法国的代名词。

  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很容易让人忽略掉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得益于自身的工业积淀和基础科学底蕴,法国其实并不是一个胸大无脑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一直以来就盛产科学巨匠,比如居里夫人,安培,笛卡尔等等,不胜枚举。

  毫无疑问,法国是一个科技大国,世界顶尖科技名企,比比皆是。

  空客的研发及总装系统,就在法国;世界前五的军火商及阵风战机研究者达索公司,在法国;欧洲前三的汽车生产制造集团雪铁龙,在法国;在全球轨道交通、燃气轮机制造、电力供应等方面拥有全球顶尖技术的阿尔斯通,也在法国;大名鼎鼎的汽车制造商、坦克悬挂系统供应商雷诺公司,还是法国传统企业……

  卢灿看重的,却不是上面这几家,而是一家名叫“施耐德”的工业公司。

  此时,它还没有改名“施耐德电气”,那是1999的事情,而是叫做“施耐德工业集团”,一家涉足钢铁冶炼、全球配电、工业控制和自动化设备制造的工业企业。

  这家企业,此时正处于其150年发展历史的最低潮,濒临破产解体的边缘。

  田乐群没听说过这家公司,“怎么突然想要买下这家公司?”

  卢灿一怔,买下?田姐可真敢想!

  即便施耐德工业公司再濒临倒闭,也是法国的工业脊梁之一,又怎么会拱手让人?他笑着解释,“是入股,看看能不能入一股,掺和一下。”

  “这家企业在电力供应、钢铁冶炼、工业控制和自动化设备制造方面,技术储备很丰厚,符合我们在澳洲以及印属新几内亚的需求,而现在,他们恰好处于低谷期,我琢磨着抄个底。”

  田乐群正准备说,你要服务又何必一定要入股?又听他说抄底,便没再多说。

  事实上,卢灿之所以看中这家公司,其一是基于商情分析组黄浩东递上来的评估资料,其二是他听说过这家企业的一些趣事,因而知道这是一家非常有前途的公司。

  黄浩东主导的商情分析组已经成立,归在德银投资总裁办旗下,目前只有八人,做不了太多的商情分析工作,只能做一些卢灿出行某地之前的当地商业资料收集与分析。

  卢灿预定四月份去法国,提前通报法国驻港领事馆,对方也发来正式邀请函,因而商情分析组收集了部分法国的商业资料,以供卢灿选择。

  这种分析备案,黄浩东都会标注“价值等级”,其中,施耐德工业公司,被他标注为一级可投资,因而卢灿多看了几眼。巧了,这家公司,卢灿还真知道。

  卢灿曾听过一个笑话。

  施耐德是德国人常用的姓名,但是施耐德电气是一家家地地道道的法国公司。他们在进入中国之后,常常被国人闹乌龙,还经常写错名字,诸如什么斯奈德、辛德勒什么的。

  因此,施耐德电气公司的员工,出门拜访客户,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是施耐德电气公司的人,施耐庵的施耐,德是道德的德。”

  有一次,他们去竞标长江三峡发电站的发电机组工程,又是这么自我介绍。

  巧了,旁边是德国西门子的人,见他们说的生动有趣,以为是特别设计的话术——因为这种带有中国文化属性的名字,很容易引发中国人的好感。于是,这位西门子的项目负责人,在竞标现场也来了一句类似的自我介绍,“我是德国西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