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格老子雄起(3)
作者: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2      字数:6112
��贾是陕西第一才子。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池,如果她在这里,免不了要跟我辩论一番,她会有哪些观点和结论呢?

  算了,肚子有点饿,先填饱再说。

  走到河边一个宵夜的摊子,要了一个兔头,几碟凉菜,一瓶啤酒,就着这偶尔吹来的河风,喝了起来。

  过了几分钟,邻座就来了几个外地人,口音估计是东北的,其中有一个成都口音的人作东,估计是招待外地朋友。他们倒是高谈阔论,令我兴趣倍增。

  东北人和四川人,都是中国优秀的吹牛大师,我倒要听听,这个成都人,拿什么故事来招待北方的朋友。

  “东北当官的多,四川当大官的人少,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成都人的问题,现场就激发了大家的兴趣,我在一边,也很好奇,看他怎么演绎。

  要说,小说就是讲故事,吹牛也就是艺术了。要吹得感情澎湃要吹得别人想听,还真是个技术活。他的话从问题开关,一下就抓住了观众,简直是教书一般的写作经典了。

  “主要是追求不同。你们东北人,追求霸气,我们四川人追求安逸。所以,结果也就不同了。”

  你看看,先提出结论,这结论本身就不凡,看样子,他举的例子,或许更有听头了。

  “追求霸气的人,要么占山为王或者行侠仗义,要么当个大官或者出个大名,追求的是人人都感受得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两种力,在官场上才会得到极致的体验,你说是不是?”

  当然有人接话了,什么东北官员多、土匪多,什么人都想出名之类的,好像在自动证明那个成都人推断的准确性。

  “我们四川人的追求是安逸,是自我生活的一种状态,不需要当官发财都可以得到,所以,外人看来没追求,在我们看来,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有人附和到,这不就是自得其乐嘛。但得到了纠正:“不仅仅是,还有乐观豁达的因素在。”

  “比如汶川大地震,就有几则真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故事要来了,这才是正餐。

  “这么大的灾难,四川人照样雄起,这就是乐观。当时地震时,我们成都也是蹦迪的感觉,地板喝了酒,墙走我不走。”

  这个形容简直绝了,活灵活现,这是个语言大师啊。

  “当时,人民公园几个阿姨打麻将,突然地面跳起来了,但她们没跳,她们的第一反应是,马上按住自己在桌上的麻将牌。等地震平稳了些,一个阿姨摸了张牌,说到:自扣,要不是刚才地板跳了几下,我非要整个七队,算了,屁和,给钱!”

  听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汶川一个小伙子,被埋在废墟里几天了,俄罗斯救援队来了,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把他从黑暗中挖出来,他出来一看,怎么全是蓝眼睛的外国人,吓了一跳,说出了这几天来的第一句话:格老子,这地震还凶喔,一家伙把老子震到外国来了。”

  这种跳跃式的举例,有特定,如果电影中的蒙太奇,非常有画面感和代入感,收获了笑声和激烈的评论。

  “最恼火的,还是国家。”

  我听到这里,就知道他又要幽默了,所谓正话反说,即如此。

  “派出了好多心理专家,说是要医治四川灾民的心灵。四川人,有心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