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格老子雄起(4)
作者:
洪山诗人 更新:2024-11-16 23:12 字数:6112
�?太看不起人了。这些专家倒是很尽职责,到处灾区都考察过了,他们看到的是,在救灾帐篷里,最多的根本不是哭声,是麻将声,家人死了好几个,他还在麻将桌上,这有什么心理问题?专家表示自己无用武之地,又不敢这么早回去向国家交差,就只好陪灾民们打几天麻将。后来,专家毕竟是专家,还是看出了关键问题:只要打麻将让他们赢,他保证心情高兴。专家为了完成国家任务,把路费都输光了。有的没钱回去的,现在还在四川麻将馆呢。”
这就比较荒诞了,但听起来有趣就行。不管合理不合理,关键是客人要开心。
有人问,四川人怎么这么淡定,没心没肺的样子。
“这是传统,四川人天生就是这样的。自己的苦难自己扛,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遇事要雄起,装硬气,不臊皮。就举一个过去军阀混战的故事,你们听听。当年四川两大军阀杨森和刘湘打仗,战争正激烈的时候,你猜这两个主帅在哪里?他们在一个桌子上打麻将。”
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打仗是要死人的,这俩人居然这么谈定?
“杨森的参谋长过来报告军情,看见刘湘也在,不好说。杨森说:不怕,都是自家兄弟,尽管说就是了。这边,他也不怕刘湘知道了军情。当然,刘湘也不能离开,因为,如果谁离开这个桌子回去通风报信,谁就失了格,不义气,怎么还能够在四川混?”
这倒是大家难以想象的,为了所谓的格,居然连战争胜负都要赌上,这是哪门子讲究?
“后来,杨森输了,兵败如山倒,仓皇离四川。他的父母还住在成都呢,没机会接出来了。但是,刘湘占领成都的第二天,就带上礼物,专门到杨府拜访了杨森的父母,还解释说:打仗是我们两兄弟的过节,与老人家无关,小侄对不起老人家,让你们家人不得团圆,今后小侄会经常来拜访,希望老人家安享晚年。你看,这名声,这义气,这叫不失格,这才能够在四川站得住。”
大家对这个故事感觉怀疑,对他的推论也不太信服。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个各自拥兵十几万的人,居然把表面文章做得这么好。
“你们哪,还是不懂我们四川人。明天,你们要是不信,到武侯祠去看看,认真读那上面的对联。这本来是在总结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经验,但到今天,还是管用。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看样子,这也是个文化爱好者,不同于普通市井小民,这对联背得出来,说明他是读过几天书的,且看他如何解释。
“上联是根据诸葛亮七擒孟和的故事而来,虽然擒了人,但又放了,为什么?攻心呗。如果不攻心,光擒了这个孟和,今后统治的时候,还会有张和李和王和,擒不胜擒,蜀国安有宁日?大后方都经常有反叛,怎么进取中原?下联说,治理蜀国的政治家,要审时度势,不能蛮干,就像张献忠那样,硬用武力解决,但即使杀光了四川人,四川人也不投降,你想想,这是何等的骨气?”
在大家的掌声中,我默默地为他点赞,这一连串的故事,最后能够在幽默中,把意义升华到这种程度,这是才子级别的啊,虽然他现在看起来,只是个普通人。
成都的悠闲文化,我是在早上起床后才遇到的。我一般六点半起床,洗漱完毕后,大概已经是七点了。我不想吃宾馆提供的早餐,我想在街上转转,看成都人平时早餐有哪些好吃的东西。我虽然是四川人,但对成都不太了解。
以前,跟小池探讨过四川的历史和文化问题,当然只是来自于书面的推论。在古老的传说时代,在汶川一